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溶血样本对酶类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升  郭小兵 《海南医学》2007,18(11):166-167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溶血对酶类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的60份体检正常人的标本,分别配制成轻度溶血(Hb浓度<1.0g/L)、中度溶血(1.0g/L<Hb浓度<5.0g/L)、重度溶血(Hb浓度>5.0g/L)三种不同程度的血清.采用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溶血前后血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在Hb<1.0g/L的溶血程度下,与正常对照比较,谷氨酰转肽酶(γ-GG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和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g/L<Hb<5.0g/L的溶血程度下,除γ-GGT外,其余测定酶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Hb>5.0g/L的溶血程度下,AST、ALT、ALP、LDH、CK、CK-MB、γ-GGT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溶血可导致多项酶类指标测定结果的明显改变,且随溶血程度的增加,测定结果所受影响加剧,因此用于酶类生化测定的血液样品应严防溶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强肝纤维化(ELF)试验在慢性丙肝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ELF试验包括3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透明质酸(H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采用Metavir评分系统将肝纤维化进行分期。结果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ELF=7.72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F≥2)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94(95%CI:0.89-0.97),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83.0%;ELF试验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81.0%。在肝硬化的诊断中,ELF=9.30时,诊断肝硬化(F=4)的AUROC为0.94(95%CI:0.88-0.96),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86.0%。结论 ELF试验是有效诊断慢性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准确的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和肝硬化。  相似文献   
3.
古升  刘嫦玉 《海南医学》2003,14(3):16-17
目的 探讨BV蓝酶活性试剂法在快速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价值,并对该法进行分析及评价。方法 分别运用BV蓝试剂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对118份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以革兰氏染色法为标准,对BV蓝法和其他一些检测方法(如Amsel标准、涂片检测、半定量微生物形态鉴定、微生物培养等)进行初步对比评价;作BV蓝法的重复性及干扰性研究。结果 与革兰氏染色法相比较BV蓝试剂法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6.6%,总精确度为94.9%,均高于其他检测方法。结论 BV蓝酶活性试剂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方法简便、速度快捷,非常适合普通实验室作为常规项目开展。此法既适合细菌性阴道病的筛选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后是否根治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刘梦琼  潘虹  王俏梅  何芳  古升 《检验医学》2011,26(7):436-43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在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86例初治无转移宫颈癌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血清Hcy浓度,并随访36个月,观察其变化,分析其与肿瘤转归的关系。结果 86例宫颈癌患者中有43例治疗前血清Hcy浓度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治疗结束后3个月有39例(90.69%)Hcy浓度降至正常参考范围。其余43例宫颈癌患者治疗结束时血清Hcy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01),且治疗后3个月Hcy浓度明显低于治疗结束时(P〈0.001)。无复发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后6~36个月随访期内血清Hcy浓度稳定在相对低位小幅度(〈2μmol/L)波动;而出现复发转移者的血清Hcy浓度在治疗后3个月时下降至正常参考范围,在诊断复发转移前约3~6个月又开始回升,在诊断复发转移时升高至治疗前浓度甚至更高,Hcy浓度波动范围均超过3μmol/L。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Hcy水平治疗前半数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治疗后明显下降;复发转移患者在诊断前3~6个月血清Hcy浓度开始回升。血清Hcy测定对宫颈癌诊断和转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梦琼  林永前  王俏梅  古升 《检验医学》2009,24(12):883-88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谱分析了48例RA和27例SLE患者及18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MP-2和MMP-9的浓度和活性。结果酶谱分析结果显示RA和SLE患者血清MMP-2和MMP-9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LISA检测结果也表明RA、SLE组的MMP-2和MMP-9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2和MMP-9在RA和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活性明显升高,表明MMPs在这些自身免疫疾病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