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对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婴幼儿5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阿托品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纳洛酮组的患儿给予纳洛酮2μg/kg复合新斯的明20μg/kg静脉注射,阿托品组的患儿给予阿托品10μg/kg复合新斯的20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分别观察和记录给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并比较患儿自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气管拔管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三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纳洛酮组及阿托品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品组相比,纳洛酮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氧饱和度下降的患儿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可以加快婴幼儿的麻醉苏醒和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拔管后氧饱和度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拈抗剂,纳洛酮能竞争性地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拮抗阿片肽产生所致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近年来,阿片肽在越来越多的疾病的病理过程被发现,因此纳洛酮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利用近年来纳洛酮临床应用的文献,综述纳洛酮临床应用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应用于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择期颈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L组(喉镜组)、LW组(光棒组)。L组患者采用喉镜行气管插管,LW组患者采用光棒引导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所用时间、插管成功率和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LW组气管插管所用时间明显少于L组(P<0.05),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L组(P<0.05),24 h内咽部疼痛和牙齿受损发生率明显低于L组(P<0.05)。结论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手术患者插管用时少、成功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卿帅  田凯  吴柯  张努  周力平 《吉林医学》2010,31(32):5717-57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7d。记录患者入院当日及术后3、7、14d的GCS评分,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概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CS评分更高,应激性溃疡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可降低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采取高频喷射通气的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别年龄为1岁零3个月~7岁的气管异物患儿分为两组,即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肌松A组和氯胺酮复合γ-羟丁酸钠组B组,A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B组采用侧孔吸纯氧或必要时高频喷射通气,比较其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HR、SPO2、BP、ECG的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最低SPO2。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HR、SPO2、BP、ECG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别,两组苏醒时间及发生呛咳、屏气及支气管痉挛和最低SPO2的例数和次数有显著性差别。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七氟烷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术前用药,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七氟烷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浓度2%-4%,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40μg/(kg·min)辅助麻醉,术中根据生体征变化和手术刺激强度调控麻醉深度。观察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改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七氟烷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和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苏醒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效果好,术中循环稳定、苏醒快捷,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连生  卿帅 《西部医学》2008,20(1):115-11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ASA分级Ⅰ~Ⅱ级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F组:芬太尼1~1.5m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R组:20μg瑞芬太尼/k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按2.0ml/h速度持续输注48小时。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48h镇痛效果均满意,但R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由于观察例数少,未显示低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QLB2)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全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LB2组(Q组)和对照组,各53例。Q组于全麻诱导后行QLB2,对照组只行全麻。比较两组瑞芬太尼的总用量、罗库溴铵追加剂量、补救性镇痛次数及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苏醒指标、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 h、4 h、8 h、12 h、24 h两组 静态和动态时VAS评分;比较给药前、术毕、术后4 h、24 h(T1、T2、T3、T4)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Q组瑞芬太尼用量、罗库溴铵追加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Q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Q组患者补救性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 h、4 h、8 h、12 h、24 h时,Q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组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T2、T3、T4时,Q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Q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Q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QLB2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有效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和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