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如何评价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尚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将一次完整卵巢刺激周期的累积分娩/活产率作为一次促排卵的关键衡量指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累积分娩/活产率的定义、临床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达成部分专家共识,以指导一次促排卵累积分娩/活产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子各项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不育男性患者,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及精液pH值、液化时间、精液的体积、精子密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并按照是否感染解脲支原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精液的各项参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解脲支原体感染阴性组比较,阳性组的患者的精液密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显著降低,精液液化时间显著增长(P0.05),而两组患者的精液的pH值和精液体积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会影响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浓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生和孕前检查的夫妇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EGF和MVD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EGF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0.00%,MVD为26.43±10.40,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率(36.67%)及MVD值4.11±2.31.VEGF表达阳性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P<0.05);VEGF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而与手术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关,并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生物学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体外模拟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腹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其与乏氧的关系。方法 2005-10—2006-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通过裸鼠右下腹腔注射宫颈癌细胞,注射宫颈癌细胞株(Hela)数量:4×10^9/L:将注射后40只裸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常氧组):仅给予右下腹腔注射宫颈癌细胞;CO2气腹模拟环境按CO2灌注压分3组:CO2灌注压4mmHg(1mmHg=0.133kPa)组,CO2灌注压10mmHg组,CO2灌注压16mmHg组.4周后观察裸鼠体重改变、切除瘤灶称瘤重、瘤体标本用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Western-blot方法检测瘤体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O2气腹各组裸鼠体重下降明显,而瘤体重量增加相对显著,并随着CO2灌注压的增高这种趋势更为显著(P〈0.05);CO2气腹各组裸鼠PCNA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CO2气腹各组裸鼠HIF-1α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O2人工气腹环境可促进宫颈癌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HIF-1α激活了PCNA表达,促进了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严重困扰老年妇女生活的一种疾病,且与恶性肿瘤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我们对1996年间在我院诊治的1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临床与病理分析,旨在探讨其病因及相关因素。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次性导尿管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术前准备的菌群生长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5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应用碘伏阴道擦洗,术前晚宫颈管置入一次性导尿管进行宫颈扩张预处理,观察置管前后的菌落生长情况.结果 宫腔镜术前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宫颈管置入24 h内未见菌落生长.结论 碘伏阴道消毒并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宫颈管置入是安全的宫腔镜术前宫颈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中Galectin-3的表达及Galectin-3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ectin-3在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其中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51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40例,正常内膜38例.结果 ①Galectin-3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及正常内膜中均有表达,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40,P<0.01).②Galectin-3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及正常内膜中均有表达,绝经后内膜息肉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64,P<0.01).③Galectin3在绝经前、后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4,P>0.05).结论 ①Galectin-3在绝经前后内膜息肉中的高表达,提示Galectin-3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关.②Galectin-3在绝经前后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绝经后内膜息肉更易恶变可能与Galectin-3无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境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已经不容小觑。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步及不可避免的冬季供暖,空气质量愈加恶化,雾霾天气时常出现。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苯并芘(benzapyrene,BaP)作为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水平,对女性生育力造成破坏,造成妊娠失败。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顺铂耐药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HB-EGF与卵巢癌对顺铂耐药性的关系。方法①体外实验:蛋白印迹法检测卵巢癌亲本细胞株A2780和顺铂耐药株A2780/CDDP中HB-EGF蛋白的表达。分别予以HB-EGF抑制剂CRM197治疗,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酶标仪检测加药前后caspase-3蛋白的活性;②体内实验:建立A2780组和A2780/CDDP组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移植瘤中HB-EGF蛋白的表达。分别予以CRM197治疗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计算CRM197抑瘤率。结果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与A2780组相比,HB-EGF在A2780/CDDP组中高表达。CRM197可有效地降低A2780/CDDP细胞的增殖能力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A2780/CDDP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01)。结论 HB-EGF在顺铂耐药卵巢癌中高表达,并与卵巢癌对顺铂的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abl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正常子宫内膜11例(正常内膜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21例(良性病变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62例(子宫内膜癌组)中c-abl基因在外显子3(exon3)、外显子4区(exon4)的突变,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c-abl基因在exon3、exon4的突变总体上表现为点突变。子宫内膜癌组及不典型增生组的突变率(77.42%,56.25%)较正常内膜组及良性病变组高(0,14.2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突变率与病理类型无关,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增高及淋巴结转移而增高(P<0.05);③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bl基因在exon3、exon4区的点突变集中在3个位点,它们或单独或共同存在,影响c-ab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论:c-abl基因在exon3、exon4区的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突变率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分化、临床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而增高,该基因的突变可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