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40例HSP患儿不同时期的血清MMP-9水平。结果HSP急性发作组血清MMP-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30、8.42、6.37、8.13,P均〈0.05);HSP缓解组血清MMP-9仍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L(t=9.92,P〈0.051:HSP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及有胃肠道症状组患儿血清MMP-9水平升高。与无肾损害组及无胃肠道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5、3.17,P均〈0.05),而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6、0.56,P均〉0.05)。HSP急性期患儿血MMP-9水平与CRP浓度之间成直线正相关(r=0.68,P〈0.05)。结论MMP-9参与了HSP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MMP-9测定对HSP.尤其是紫癜性肾炎及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婴幼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分为诱导期及维持期治疗。诱导期给予更昔洛韦5 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诱导期疗程为14 d;后进入维持期治疗,应用更昔洛韦5 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安慰剂组给予形态、外观与试验组一致的安慰剂药物。分析比较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及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安慰剂组患儿CMV-IgM转阴率为56.67%,试验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安慰剂组患儿的谷丙转氨酶(GPT)及总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HOP)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67例早产儿,筛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计算THOP的发生率,分析产生THOP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早产儿男性33例,其中THOP患儿23例,发生率69.7%;女性34例,其中THOP患儿25例,发生率7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出生体质量≤1500 g患儿30例,其中THOP患儿26例,发生率86.7%;出生体质量>1500 g患儿37例,其中THOP患儿22例,发生率5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4,P<0.05).胎龄≤32周患儿27例,其中THOP患儿24例,发生率88.9%;胎龄>32周患儿40例,其中THOP患儿24例,发生率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2,P<0.05).THOP组48例出现20例早产儿疾病,对照组19例仅出现3例早产儿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P<0.05).结论 THOP与早产儿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有关,THOP易导致早产儿疾病的发生,应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氯硝安定肌注与灌肠在治疗小儿惊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苍南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惊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氯硝安定肌注组、苯巴比妥钠肌注组、氯硝安定灌肠组和水合氯醛灌肠组,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氯硝安定肌注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苯巴比妥钠肌注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P<0.05);氯硝安定灌肠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水合氯醛灌肠组(60.00%)(χ^2=5.689,P<0.05);氯硝安定肌注组与灌肠组24 h内均未见惊厥复发,苯巴比妥钠组8例复发,水合氯醛组10例复发;4组用药后均无呼吸抑制、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硝安定肌注、灌肠能有效及时控制惊厥,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脐血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G、IgM阳性的发生率,并进一步研究阳性患儿尿巨细胞病毒DNA(CMV-DNA)水平,为临床对高危患儿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调查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医院分娩的350例新生儿脐血CMV抗体IgG和IgM的阳性例数,并进一步检测2组抗体阳性的患儿在0、1、3月时的CMV-DNA水平,分析其排毒情况.结果 350例新生几中,共检测出CMV抗体IgG阳性例数212例占60.6%,IgM阳性例数17例占4.9%,IgG阳性组患儿在0、1、3月龄时的CMV-DNA水平>上限的分别为:41、33、40例;IgM阳性组患儿在0、1、3月龄时的CMV-DNA水平>上限的分别为:8、4、3例.结论 脐血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患儿,尿巨细胞病毒DNA检出率较高,体内CMV复制活跃,应加强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早产儿THOP的早期合理干预、激素替代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70例,其中确诊为THOP90例,并将该90例THO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45例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优甲乐治疗,对照组45例患儿予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血T3、T4、TSH变化。同时对THOP组、正常早产儿组患儿T4、并发症、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HOP组患儿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且T4水平越低,黄疸消退时间越长,自行排便次数少,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慢,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应用优甲乐治疗后患儿T3、T4、TS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患儿T4水平较低,黄疸消退时间长,自行排便次数少,住院时间长,经给予优甲乐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T3、T4、TSH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350例孕母脐带血巨细胞病毒抗体及新生儿尿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并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孕母脐带血抗体阳性的新生儿CMV-DNA感染率较高,达21.62%(P<0.01),并且IgM抗体阳性比IgG抗体阳性的更为显著(Fisher概率确切法P<0.05)。结论:新生儿CMV-DNA感染存在明显的母婴垂直传播现象,近期感染的孕母传播率更高,应着重加强对孕母孕前的诊断治疗和落实孕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苍南县城乡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城镇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探讨城乡区域等环境因素在其发生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 6~ 12岁儿童 1983人 ,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结果 :问卷回收率 94 3 % ,农村检出率 12 8% ,城镇 7 7%。多元相关分析显示 ,引起农村城镇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除了打骂或放纵管教方式和考试压力外 ,其它各不相同 ,农村与母亲不良因素有关、城镇与自身状况及父亲问题有关。结论 :应针对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不同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