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超声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3)、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9)。分析2组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及转移性淋巴结的颈部分布区域。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颈部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且淋巴门消失、回声增强,淋巴结长短径比<2,淋巴结短径>5 mm,淋巴结内多个点状强回声,淋巴结血流呈混合型或周围型,淋巴结血流丰富者分别占86.24%(94/109)、70.64%(77/109)、41.28%(45/109)、17.43%(19/109)、53.21%(58/109)、48.62%(53/109);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上述征象分别占16.50%(17/103)、2.91%(3/103)、11.65%(12/103)、1.94%(2/103)、17.48%(18/103)、16.50%(17/103),2组间各超声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手术所见分区为标准,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术前超声对淋巴结分区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颈Ⅵ区57.58%(38/66)、颈Ⅴ区75.00%(3/4)、颈Ⅳ区81.25%(13/16)、颈Ⅲ区76.92%(10/13)、颈Ⅱ区70.00%(7/10)。结论 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外科确定颈部淋巴结处理策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静脉病变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33例老年T2DM患者和125例对照组行双下肢血管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组62例行UAlb、HbA1c、hsC—RP、Fins及2hIns和C—P,并分析上述指标与下肢静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糖尿病组静脉瓣功能不全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2)糖尿病组静脉血峰值流速较对照组减慢(P〈0.05),小腿部淤血程度重于对照组(P〈O.01);(3)糖尿病组静脉瓣功能不全与年龄及动脉硬化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峰值流速减慢和小腿静脉淤血;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参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应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超声在早期动脉硬化诊断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基本原理进行综述,介绍这些方法对动脉结构和功能诊断的应用范围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磁共振—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CFTB)联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系统穿刺(SB)与单纯经直肠超声引导下SB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4~20 ng/mL水平患者的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血清PSA水平4~20 ng/mL且首次经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337例患者,按穿刺活检前是否行MRI检查,将患者分为CFTB+SB组(n=177)和单纯行SB组(n=160)。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阳性率、单针阳性率、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及临床非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结果  CFTB+SB组患者穿刺阳性率、单针阳性率和CSPCa检出率均高于单纯行SB的患者(40.1% vs 26.3%;17.5% vs 10.3%;38.4% vs 20.6%,P < 0.05),而临床非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低于SB组患者(1.7% vs 5.6%,P < 0.05);对CFTB+SB组内CFTB+SB与仅行CFTB的CSPCa检出率一致性比较显示:CFTB+SB与仅行CFTB对CSPCa检出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60),CFTB+SB的CSPCa检出率高于仅行CFTB(40.1% vs 36.1%,P < 0.05)。  结论  磁共振—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法对血清PSA在4~20 ng/mL水平的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并与DSA或MRA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锁骨下窃血综合征发生于左侧病变16例,右侧5例;其中隐性窃血(0级)2例,早期短暂性窃血(1级)3例,晚期短暂性窃血(2级)6例,完全窃血(3级)10例.患侧椎动脉反流程度与该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椎动脉反流是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重要特征.根据椎动脉的不同反流程度可以推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的彩色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及其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有症状的下肢DVT患者行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其中68例血栓累及股静脉的患者同时逆行扫查髂静脉及下腔静脉.结果 85例下肢DVT患者急性期51例,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4例,管腔内实性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被压瘪或消失,CDFI示血流充盈缺损或消失,PW未引出血流频谱或频谱波形不正常是DVT的特征性表现.腹部大血管扫查发现髂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内的血检、瘤栓形成、左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髂静脉炎性粘连等是导致下肢DVT的病因.结论 彩色超声对下肢DVT的诊断明确,联合髂静脉、下腔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扫查可提高DVT病因的检出率,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离体猪肝机械灌注模型的可行性及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基础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对屠宰场获取的
21例猪肝以双血管(经门静脉和肝动脉)、自体血灌注液、体外循环机离体灌注4h,监测肝脏的颜色、质地、质量、血流动力学(流
量及压力)、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胆汁分泌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评价灌注效果。结果19例猪肝同时经门静脉和肝动脉插管
成功,2例肝动脉插管失败。灌注后4h肝脏质地柔软、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稳定且保持在相对正常的生理范围内,灌注3h内胆汁
分泌量>3ml/h,组织病理学显示脏组织总体无形态结构的改变。结论离体猪肝机械灌注模型是稳定、可行的,能满足HIFU基
础研究中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高频彩色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77例T2DM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的右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率(FMD)及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ID).结果 2组间在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的F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的NI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诊断和评估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2-HS-糖蛋白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917、rs4918、rs1071592和rs2248690)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包括88例正常对照和2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84例和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161例)4个多态性位点检测,通过B超检测其下肢动脉,比较三组间4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率,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α2-HS-糖蛋白基因rs4917(C/T)、rs4918(C/G)、rs2248690(A/T)多态性在三组中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rs1071592(C/A)多态性在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携带rs1071592的A等位基因者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OR=8.501,95%CI 1.201~60.153)。结论α2-HS-糖蛋白基因rs1071592的A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但没有发现α2-HS-糖蛋白基因的4个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聚焦超声对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焦超声( focused ultrasound,FU)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无创治疗技术,已应用于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涉及临床医学的多个学科.与此同时,FU对肿瘤内较小血管的瞬间破坏、用于止血和溶栓的疗效已得到肯定,这将扩大FU的应用领域.本文就近年来FU对血管方面的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