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SDF-1α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SDF-1α mRNA在63例乳腺癌(TNM分期:I期9例,IIA期25例,IIB期13例,IIIA期16例)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检验等分析SDF-1α mRNA表达在不同临床参数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乳腺癌中SDF-1α mRNA表达水平(1.41±1.18)低于正常乳腺组织(2.02±0.71),P=0.031.SDF-1α mRNA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ER表达情况(0,1+,2+)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17、0.047).但SDF-1α mRNA在不同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以及其他免疫组化指标(PR、Her-2、p53和Ki-67)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趋化因子SDF-1α表达下调参与乳腺癌的转移,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比较。方法:将6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B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观察并纪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和术毕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药量、术中呼吸抑制及肢动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的SBP、DBP和HR在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和术毕较用药前相比均有降低(P<0.05);A组的RR和SpO2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术中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苏醒时间要比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所用时间短,其余各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两组都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深度,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但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组苏醒的更快。  相似文献   
3.
小儿颅脑创伤初期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在初期的损伤之后,继发性损伤主要是由于低氧血症、低血压及颅内高压造成的.加强全身及中枢系统的监测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导致或加重继发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在病人的院前处理、搬运、手术中,或是在ICU都应遵循这条原则.  相似文献   
4.
.59),P=0 001.CXCR4 mRNA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HER-2表达情况(+ + +)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 031.但CXCR4 mRNA在不同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以及其他免疫组化指标(ER、PR、p53和Ki-67)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脑组织位于颅腔内,而颅腔的容积则固定不变,任何颅内病变,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预防颅内压因麻醉而进一步提高,仍是麻醉医生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为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对血循环脑代谢和颅内压等问题有所了解并指导临床实践。1脑循环脑组织的血液灌流量每分钟为750ml,约占心输出量的15%,脑组织的血液贮留量为150ml,平均每100g脑组织为10ml.其中,灰质78—8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前使用美托洛尔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美托洛尔)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手术前3天开始口服美托洛尔(50mg/d),手术期间不停药。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缺血、及术后窦性心动过速的例数,并统计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12000的例数(nRP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美托洛尔组围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肌缺血在术后差异有显著性,nRPP在术中差异有显著性,而期间心动过速的例数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术前使用美托洛尔能够稳定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CXCR4mRNA在63例乳腺癌(TNM分期:Ⅰ期9例,ⅡA期25例,ⅡB期13例,ⅢA期16例)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Mann-Whit—ney检验等分析CXCR4mRNA表达在不同·临床参数间的表达差异。结果:乳腺癌组织CXCR4mRNA表达水平(1.22±0.80)高于正常乳腺组织(0.65±0.59),P=0.001。CXCR4mRNA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HER-2表达情况(+++)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31。但CXCR4 mRNA在不同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以及其他免疫组化指标(ER、PR、p53和Ki67)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Rastelli术治疗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病人,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特点。方法:选用大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案,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实施Rastelli手术并进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麻醉经过平稳,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结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案,有效的心脏保护,保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稳定是成功进行麻醉管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药熏洗床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熏洗床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42例临床观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9医院(116023)施峰,孙沛,刘燕冰临床资料:男29例,女1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为34岁,平均年龄46.5岁。发病时间:最长15年余,最短6个月,平均为5.4年。讨论:中药熏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两种麻醉药物的优劣势以寻求最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预充七氟烷诱导麻醉和复合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则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输注丙泊酚,对比两组在手术前(Tn)、手术开始10 min(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结束前30 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中(pH、P02、PCO2)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苏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2、T3两个时间段的HR和MAP的两项指标和手术前10 min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七氟烷组T2时HR和MAP为(73.89±7.13)次/min、(80.69±9.43) mmHg,T3时为(72.11±6.25)次/min、(80.14±8.91) mmHg,丙泊酚组T2时HR和MAP为(66.24±7.24)次/min、(68.71±10.18)mmHg,T3时为(63.47±6.45)次/min、(67.13±11.35)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T3两个时间段丙泊酚组相较于七氟烷组HR和MAP下降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七氟烷组PO2T2时为(247.51±71.47) mmHg、T3为(268.15±68.46)mmHg,丙泊酚组T2时为(189.17±73.32) mmHg,T3为(183.14±67.17) mmHg,两组患者在T2、T3时间段PO2水平也较T1时间段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并且以七氟烷组患者升高的趋势更明显(P<0.05);丙泊酚组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0.4±2.5) min、(20.5±7.2)min、(35.8±8.6)min,七氟烷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2±1.9) min、(12.8±3.8) min、(24.6±6.1) min,七氟烷组患者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苏醒时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组为(4.2±0.4),七氟烷组为(4.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七氟烷复合麻醉方式相比丙泊酚更具优势,不仅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更稳定的生命体征,同时能够显著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