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该病是门诊的常见病.笔者运用针刺治疗面瘫73例取得良好的疗效(中枢性面瘫在此不做论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润英 《当代护士》2016,(1):151-153
目的探讨运用"糖尿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效果,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社区选取142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糖尿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调整、心理调适、家庭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行为等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糖尿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统计分析了1460例老年人的失牙原因及口腔保健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方法与结果本组统计对象为55岁以上老年人,统计人数为1460例,其中男性为751例(51.43%),女性709例(48.57%)。失牙状况为KennedyⅠ类缺失占29.2%,KenndeyⅡ类缺失占27.9%,KennedyⅢ类缺失占18.9%,KennedyⅣ类缺失占10.1%,全口牙列缺失占13.9%。1460例老年人失牙主要原因为:龋病占60.7%,牙周病占17.6%,龋病兼牙周病占19.5%,外伤占1.44%,肿瘤占0.28%,其他占0.48%。146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为:卫生状况尚好者占29.3%,单纯牙周炎者占28.4%,龋病者占7.4%,龋病兼牙周病者占15.5%,楔状缺损者占8.5%,粘膜病者占7.5%,其它占3.4%。  相似文献   
4.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成分复杂,包括DNA和组蛋白及各种抗菌肽等,发挥的作用不仅限于宿主防御,还包括癌症、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产生与嗜中性皮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围绕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成分及作用、形成方式及参与嗜中性皮病的病理过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色素增加性疾病,好发于女性,对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黄褐斑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除与黑素细胞有关外,还与血管增生、炎症因子、基底膜的破坏等相关。本文就黄褐斑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相关的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润英 《当代护士》2016,(12):106-107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9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并外用5%~10%尿素乳膏、硅油乳膏(本院医院制剂),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1次/周,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4,P0.05),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比较分别为46.67%和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3,P0.05)。结论药物心理干预配合治疗可显著增加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扬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坐骨神经痛是指骨神经通路上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及足部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由腰4至骶3神经根组成。其特点是放射性疼痛。根据病因的不同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多由流感,受寒等原因引起。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在其行程中遭受临近病变的刺激或压迫引发,有根性和干性之分。本文坐骨神经痛患者均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在此不做讨论。笔者采用针刺疗法中的扬刺法结合腧穴针刺对坐骨神经痛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告瘰疬性苔藓1例。患者男,51岁,发现躯干及四肢红色及肤色丘疹1年余,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专科检查:躯干、四肢泛发直径1~5 mm不等的红色或肤色苔藓样丘疹,表面粗糙,上有少许鳞屑,部分有光泽感,质地坚实,互不融合。血细胞沉降率正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阴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阳性,胸片示右上肺继发性肺结核(病灶以增殖为主)。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不全,真皮浅层可见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少许浆细胞片状、团灶状浸润。诊断为瘰疬性苔藓。予三联抗结核药物口服治疗(即异烟肼0.3 g每天1次+乙胺丁醇 0.75 g每天1次+利福平 0.45 g每天1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躯干、四肢丘疹大部分消退,颜色变暗,且未见新发皮损,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患者失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