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分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记录其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9例和撤机失败组25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临界值将相关的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膈肌超声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率。结果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撤机成功患者膈肌增厚率的最佳临界值53%,敏感性89.6%,特异性45.4%,约登指数0.283;膈肌运动幅度的最佳临界值11.8 mm,敏感性62.3%,特异性79.4%,约登指数0.413;D-RSBI的最佳临界值1.7 mm·min/n,敏感性58.6%,特异性81.3%,约登指数0.312。膈肌增厚率≥53%、膈肌运动幅度≥11.8 mm及D-RSBI≤1.7 mm·min/n均是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82、2.966、4.356)。根据膈肌超声评分情况将25例撤机失败患者分为低危8例(0~2分)、中危11例(3~6分)和高危6例(7~8分),其撤机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1.4%、52.6%、89.7%。结论膈肌超声评分可较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在高危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床旁彩超表现的特征,总结归纳能早期床旁诊断AAD的评分方法及预警模式。方法:收集2016-10—2018-10期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64例胸背部疼痛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床旁彩超表现。并与最终确诊为AAD的42例患者对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其OR值的大小,对独立危险因素赋予分值,建立评分表。通过评分表预测胸痛患者发生AAD的概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AD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高危病史、突发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双侧血压不对称、高血压、D-二聚体升高、床旁彩超相关表现。根据改良的AAD评分,以5分为评价标准预测AAD发生的敏感度为95.4%,特异度为84.9%。改良后的AAD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8,结论:改良AAD评分能够在床旁快速准确地预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声诺维灌注气囊超声判断气管插管位置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急诊科或EICU、并接受气管插管的54例患者,分别采用听诊双肺方法、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记录检查时间,并与床旁X线检查进行对比。结果听诊双肺方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的准确率为88.89%(48/54),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准确率为98.15%(53/54)。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和床旁X线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肺听诊与床旁X线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诊双肺方法、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及床旁X线检查用时总体(F=3.959,P=0.038)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声诺维灌注气囊超声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具有准确、及时、安全、可重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将收住我院急诊科/肾内科的36例严重蜂蜇伤患者,根据28 d生存状况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利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SOFA评分与改良SOFA评分比较。结果显示,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36,改良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45,改良SOFA评分在评估严重蜂蜇伤病情程度方面优于SOFA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较方便快捷的方法,提高急诊气管插管位置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80例急诊科/EICU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0例,成功气管插管后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灌注气管插管套囊,使用彩超判断套囊与胸骨上窝的位置关系调整导管深度,使套囊位于胸骨上窝;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深度,男性距门齿23cm,女性距门齿21cm。插管完毕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测量导管尖端至隆突的距离,插管深度以导管尖端居隆突2~4cm为宜,记录有无过深或过浅的例数,拔管后套囊带血的例数。结果:试验组插管深度合适的38例(93.0%),过浅1例(2.5%),过深1例(2.5%)。对照组插管深度合适的32例(80%),过浅2例(5%),过深6例(15%)。两组插管深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气管插管深度比较在套囊内灌注造影剂,根据套囊与胸骨上窝的位置判断气管插管的深度准确性更高,且并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凝血灭鼠药如:敌鼠、敌鼠钠等的广泛使用,该灭鼠药中毒屡有发生,且容易导致误诊、误治。这与此类灭鼠药自身特性有关,也与医生的诊疗思维有关。本文3例抗凝血灭鼠药中毒都在最初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误诊和误治,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34岁。以"血尿7d"为主诉外院转来就诊。患者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不伴尿痛、腰痛及发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膈肌超声评分表,探讨膈肌超声评分表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与否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2016年10月- 2018年10月收住黄河三门峡医院EICU的6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通气时间时间大于48h,并且达到自主呼吸试验(SBT)[1]标准。临床医师床旁进行超声检查记录患者SBT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同时记录潮气量以及呼吸频率。根据患者脱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通过绘制ROC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SBT时膈肌厚度变化,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对脱机失败发生的最佳预测值和临界值,并根据最佳临界值将相关的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其OR值的大小,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评分表。通过评分表预测患者脱机成功的概率。结果 膈肌超声评分表将撤机失败患者的风险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危组(0-2分)、中危组(3-6分)和高危组(7-8分),其中低危组撤机失败发生率约为12.5%,中危组撤机失败发生率约为53.7%,高危组撤机失败发生率约为84.8%。结论 膈肌超声评分表能够预见性的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