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收治25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时的麻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躁动,但较轻微;有7例患者在进行气腹后出现了室性早搏的情况,其他患者情况较为稳定.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其简单方便易操作、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盐酸纳布啡(纳布啡)和盐酸吗啡(吗啡)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在泸州市中医医院择期行TVP患者60例,分为纳布啡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TVP后分别接受纳布啡PCEA和吗啡PCEA。分别于术后6、12、24、48、7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夜间睡眠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布啡组患者术后6、12h的VAS分别为(1.5±0.3)分和(2.1±0.6)分,均明显低于吗啡组的(1.8±0.5)分和(2.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夜间疼痛导致睡眠中断次数分别为(0.4±0.1)次和(0.9±0.2)次,明显少于吗啡组的(1.5±0.4)次和(2.0±0.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患者术后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吗啡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VP术后患者,采用纳布啡PCEA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且术后12h内其镇痛效果优于吗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吸入全身麻醉(IA)组和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CE-IVA)组,分别于麻醉前、拔管后5 min测定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_2)和分钟通气量(MV),手术完毕停药后监测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第3天监测患者有无肺部感染。结果相比麻醉前,三组患者拔管后RR升高,SaO_2和M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TIVA组和IA组患者,CE-IVA组患者拔管后RR降低,而SaO_2和MV升高,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肺部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盐酸多沙普仑 (Doxapram)为新型的非特异性呼吸兴奋药。临床多应用于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 ,中枢抑制药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作者根据其呼吸兴奋的药理作用 ,应用于全麻术后催醒促进恢复自主呼吸 ,经临床应用 40例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 80例 ,其中胸科手术 2 5例 ,耳鼻喉、普外科手术 5 5例。年龄 2 0~ 5 4岁 ,男 ,5 2例 ,女 2 8例 ,体重 40~ 6 4kg(5 0± 2 8.5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手术病人年龄 ,体重无明显差异。1.2 全…  相似文献   
5.
1 扎扎实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深圳市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较早,又得到市教育局各级领导、学校各部门的重视关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从市教育局体卫处和体卫研究会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要上好健康教育课,必须注意以下方面:1·1 保证足量的课时 国务院批准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深圳市自条例颁布之后,学校就设置了健康教育课,且覆盖率达95%以上。但前几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难以保证足  相似文献   
6.
急诊剖腹产是目前常选用终止孕娠的方法。麻醉最常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现就近几年来我院急诊剖腹产的麻醉处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一点穿刺法、两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和双管持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子宫全切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一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两点穿刺法),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组(C组),每组20例.观察三组从起效时间、用药量、阻滞神经节段数、骶神经阻滞完善数、牵拉痛发生数、腹肌松弛情况、麻醉前后BP和HR变化、术后头痛、腰背痛发生率等方面.结果:A、B两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程度均较C组迅速且完全,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用药量A、B组少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C组.结论:子宫全切手术麻醉方式一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优于两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和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低频脉冲电用于产后催乳的效果。方法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6例。两组产妇均给传统产后饮食。观察组产后1小时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催乳治疗,每次60分钟,每日1次,连续3天。产后第一、第二、第三个24小时评定催乳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乳汁分泌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用于产后催乳效果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刘志莲 《河北医学》2014,(11):1808-1811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两组,每组25例。结果:A组患者的阻滞效果明显比B组好( P<0.05);A组患者T2-T5时的SBP、DBP 均明显比B组高(P<0.05);A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比B组早(P<0.05),麻醉时间均明显比B组长(P<0.05);A组患者的术后2h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8%(2/25)明显比B组60%(15/25)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刘志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790-1791,1793
目的研究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重大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且行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150例,按所采用的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BP)和心率(HR),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最大评分为30分,≤23分即可认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30min时、主要手术步骤操作时、手术结束时的B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的24h,硬膜外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发生率在麻醉后6h和12h硬膜外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分别为13.3%与6.7%、24.0%与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均可发生POCD,而全身麻醉在术后24h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