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otein,CRP)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在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血清CRP及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浓度,对进展性脑卒中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是以突然起病并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传统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年龄老化因素等。近年许多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且导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然而也有研究认为,尿酸对缺血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现就目前两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1 HUA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由次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体内血尿酸的平衡取决于嘌呤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是新近发现的定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2区4带(10q24)的一个基因,近年研究发现该基因的突变与伴听觉先兆的常染色体显性部分性癫痫(ADPEAF)的形成有关,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沉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小干扰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为该载体在基因研究中提供相关资料。方法设计、合成优选的靶向bFGF特异性siRNA序列。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T4 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将bFGF-siRNA序列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GStrack上,然后将重组穿梭质粒pGStrack-bFGF-siRNA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GSadeno体外LR位点进行特异性重组,将bFGF-siRNA基因转移至腺病毒骨架质粒pGSadeno上,最后重组骨架质粒pGSadeno-bFGF-siRNA。鉴定正确后经Pac Ⅰ酶切,转染HEK 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rAd5-bFGF-siRNA。同时在HEK 293细胞中进行病毒扩增,利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用微量全细胞病变法检测腺病毒滴度,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作用效果。结果 PCR鉴定重组腺病毒rAd5-bFGF-siRNA构建成功;扩增后检测腺病毒滴度约为5×108 PFU/m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蛋白沉默效率大于90%。结论应用LR重组法能成功构建携带靶向bFGF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该载体转染胶质瘤U251细胞株后目的基因蛋白沉默效率较高,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奠定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造成脑损害的最重要因素是血肿本身占位效应及其周围的继发性损害,脑出血早期存在血肿扩大的风险,发病3小时内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最高,约38%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3小时内出现血肿增大。很多研究认为,在发病初期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对预防早期血肿增大至关重要。Ohwaki等认为,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1mmHg=0.133kPa)以下有助于降低血肿增大的风险;Qureshi等的研究表明,发病后积极降压治疗,可减轻意识障碍加重和抑制血肿增大。本研究旨在探讨硝酸甘油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负荷血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及MMP-9的表达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超负荷糖尿病大鼠模型,之后做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对大鼠进行脑梗死体积计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超负荷血糖大鼠和正常大鼠脑缺血3h再灌注6h、12h、24h、48h、96h、7d时MMP-9及MMP-9的表达,并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超负荷血糖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非超负荷血糖组;同时,前者MMP-2及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后者。结论超负荷血糖加重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超负荷血糖诱发的MMP-2及MMP-9的表达异常促进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可能是其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P<0.01),未发生颅内出血事件。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与胶质瘤细胞生长及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构建pcDNA3.1/LGI1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LGI1缺失的胶质瘤细胞系。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细胞的LGI1基因表达.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vin V—FITC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结果:pcDNA3.1/LGI1转染胶质瘤细胞系A172后,A172细胞LGI1mRNA和蛋白表达阳性;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MTT吸收值在转染后24和48小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4小时早期凋亡细胞较多,48小时后早期凋亡减少。结论:LGI1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以探讨其对进展性脑卒中形成的意义。方法将120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疾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PS,n=60)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NPS,n=60),比较两组的血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变化;进展性脑卒中组依据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与高尿酸组,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的TC、TG、LDL-C、HDL-C、CRP、FBG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展性脑卒中组,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高血糖,C-反应蛋白与进展性脑卒中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进展性脑卒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