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醛固酮、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L-精氨酸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6在江苏大学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大鼠造模成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开胸结扎冠脉,造成心肌缺血,60min后放松再灌注60min;L-精氨酸治疗组:于手术前4周灌胃L-精氨酸250mg/(kg·d),然后重复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操作;假手术组:完成操作后只穿线不结扎,观察2h作为对照。实验结束时心室取血6mL,摘取心脏,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②实验评估:检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及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检测大鼠血清、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明显升高(P<0.05~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降低(P<0.05);L-精氨酸治疗4周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低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高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②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血清、心肌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 ̄0.01);用L-精氨酸治疗4周后血清、心肌丙二醛含量低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 ̄0.01),血清、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0.01)。③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用L-精氨酸治疗4周后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低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能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发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关系密切。L-精氨酸通过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起心肌保护作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补充L-精氨酸后,可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ATP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心肌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约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发生率为1. 5%~14. 0%,近年来有明显升高趋势。作为妊娠期常见合并症之一,GDM可引起胎儿流产、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增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难产、胎儿病死等发生率,影响母儿远期预后。国内外大量研究[1-3]表明,GDM孕妇分娩以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概率显著提高,故可将GDM认定为T2DM的早期阶段。尽管目前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AngⅡ、ALD、IGF-1、ICAM-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灯盏花素对其影响,探讨大鼠MIR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MIR组和灯盏花素+MIR组,放免法检测血浆AngⅡ、ALD和血清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ICAM-1蛋白表达。检测血清、心肌组织SOD、MDA和GSH—PX及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组血浆AngⅡ、ALD明显升高,血清IGF-1含量明显降低;灯盏花素干预后血浆AngⅡ、ALD低于MIR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MIR组。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下降;灯盏花素干预后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MIR组血清、心肌MDA明显升高,血清、心肌SOD和GSH-PX明显降低;灯盏花素干预后血清、心肌MDA低于MIR组,心肌SOD和GSH—PX水平高于MIR组。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灯盏花素干预后心肌ICAM-1蛋白表达低于MIR组。结论:AngⅡ、ALD增高和IGF-1减低可能共同参与了MIR的发生。MIR时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补充灯盏花素后,可通过提高SOD活性,增高GSH-PX水平,降低MDA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改善心肌组织功能。MIR时有大量ICAM-1蛋白表达,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灯盏花素可通过减少ICAM-1蛋白表达,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般性和中心性肥胖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皮下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常州妇幼保健院择期行剖宫产的8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体质指数(BMI)测定结果分为GDM1组(BMI≥22.5 kg/m~2,一般性肥胖)、GDM2组(BMI22.5 kg/m~2,BMI正常);依据腰围(WC)将其分为GDM3组(WC≥85 cm,中心性肥胖)、GDM4组(WBC 85 cm,WC正常)。比较四组分娩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脂联素(ADPN)]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及RT-PCR定量对比各组腹部皮下脂肪组织PPARγ蛋白、PPARγmRNA水平,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 GDM1组分娩前FBG、FINS、HOMA-IR、Leptin高于GDM2组,而ADPN低于GDM2组; GDM3组分娩前FBG、FINS、HOMA-IR、Leptin高于GDM4组,而ADPN低于GDM4组;且GDM3组FBG、FINS、HOMA-IR、Leptin高于GDM1组,而ADPN低于GD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I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中GDM3组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水平最高,其次为GDM4组、GDM1组,而GDM2组最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GDM患者BMI、WC与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水平呈正相关,且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水平与患者HOMA-IR、Leptin也呈正相关(P 0.05)。结论一般性与中心性肥胖的GDM孕妇皮下脂肪组织中PPARγ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中心性肥胖高于一般性肥胖,PPARγ与肥胖共同参与GDM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ICAM-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吡格列酮预处理、肾脏缺血预处理(RIP)对其的影响,探讨大鼠MIR损伤的机制。方法大鼠4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MIR组,RIP组和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ICAM-1蛋白表达。检测血清、心肌组织SOD、MDA和GSH-PX及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RIP和吡格列酮预处理后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活性均明显高于MIR组。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MDA明显升高,血清、心肌SOD和GSH-PX明显降低,RIP后血清、心肌MDA低于MIR组,血清、心肌SOD水平高于MIR组,用吡格列酮4周后血清、心肌MDA低于MIR组,血清、心肌SOD和GSH-PX水平高于MIR组。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ICAM-1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RIP和吡格列酮预处理后心肌ICAM-1蛋白质表达均低于MIR组。结论MIR时有大量ICAM-1蛋白表达,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肾脏缺血和药物两种预处理方式均可通过减少ICAM-1蛋白表达水平,起心肌保护作用。RIP可能通过增加某些自由基的生成来诱导保护性蛋白的合成。药物预处理能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心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超重肥胖和非肥胖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新生儿脐血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住院足月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70例和GDM组70例,依据体质量指数(BMI)再将其分为NGT不伴肥胖组(N1组)、NGT伴超重肥胖组(N2组)、GDM不伴肥胖组(G1组)、GDM伴超重肥胖组(G2组),各35例,检测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4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及平均日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血维生素D水平GDM孕妇低于NGT孕妇(G1组低于N1组,G2组低于N2组),超重肥胖孕妇低于非肥胖孕妇(N2组低于N1组,G2组低于G1组),GDM伴超重肥胖孕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水平GDM组低于NGT组(G1组低于N1组,G2组低于N2组),NGT组超重肥胖孕妇低于非肥胖孕妇(N2组低于N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FBG、孕前BMI呈负相关,与孕期维生素D补充、日晒时间呈正相关,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母血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GDM孕妇普遍维生素D水平低,GDM伴超重肥胖孕妇更明显,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水平受母血影响,母血维生素D水平受FBG、孕前BMI、孕期维生素D摄入与日晒时间影响。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与吡格列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Na ,K -ATP酶、Mg2 -ATP酶和Ca2 -ATP酶的变化及糖尿病与吡格列酮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一步分为MIR组(C1组)和吡格列酮 MIR组(C2组);糖尿病组,也分为MIR组(D1组)和吡格列酮 MIR组(D2组).检测SOD,MDA,GSH-PX,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水平.结果:①与C1组相比,D1组血清和心肌的SOD、GSH-PX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②与C1组相比,C2组血清和心肌的SOD,GSH-PX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③与D1组相比,D2组血清和心肌的SOD,GSH-PX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心肌线粒体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可加重MIR损伤,吡格列酮既可减轻MIR造成的损伤,也可减轻糖尿病MIR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大鼠氧自由基变化及灯盏花素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灯盏花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用灯盏花素四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心脏、肝脏、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清、心脏、肝脏MDA明显升高,肾脏MDA无明显变化;血清、心脏、肝脏SOD和GSH-PX明显降低,肾脏SOD和GSH-PX无明显变化.用灯盏花素四周后血清、心脏、肝脏MDA低于糖尿病组,肾脏MDA无明显变化;心脏、肝脏SOD高于糖尿病组,血清、肾脏SOD无明显变化;血清、肝脏GSH-PX高于糖尿病组,心脏、肾脏GSH-PX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灯盏花素通过提高心脏、肝脏SOD活性,降低心脏、肝脏MDA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0.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糖尿病大鼠M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4周作MIR模型。糖尿病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MIR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ngⅡ、ALD和血清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ICAM-1蛋白表达。检测血清、心肌组织SOD、丙二醛和GSH-PX及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MIR组血浆AngⅡ、ALD明显升高,血清IGF-1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清、心肌丙二醛明显升高,血清、心肌SOD和GSH—PX明显降低;心肌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用辛伐他汀后血浆AngⅡ、ALD低于MIR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MIR组;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高于MIR组;血清、心肌丙二醛低于MIR组。血清、心肌SOD和GSH-PX水平高于MIR组;心肌ICAM-1蛋白表达低于MIR组。结论糖尿病MIR时有大量ICAM-1蛋白表达及AngⅡ、ALD、IGF-1水平的变化,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辛伐他汀可通过减少ICAM-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AngⅡ、ALD,增加IGF-1水平起心肌保护作用。糖尿病MIR时自由基产生增多,辛伐他汀能加速自由基的清除,保护心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