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例简介患者男,27岁。因腹痛、腹肌紧张、胃肠减压引出咖啡色液体而收人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小肠坏死,将回肠切除,行空肠与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用抗生素及5%GS500ml、肝素钠6250U缓慢静滴。术前查出凝血时间均为Zmin,术后胃肠减压引出液逐渐变为墨绿色。术后第一天医员除给予补液、抗生素外,继续应用5%GS500Ynl,肝素钠6250U缓慢静滴,当班护士误将肝素钠12500U/支当作1250U/支,结果用了5支,即将62500U肝素钠加人5%GS500ml静滴,滴速为4滴/min。自术后第一天上午10点30…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婴幼儿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确保达到插管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减轻患儿的不适与痛苦。方法将需插胃管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利用屏气间歇为婴幼儿插胃管并改进插管长度和固定方法,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中鼻饲法的操作方法插管。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67%。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利用屏气间歇为婴幼儿插胃管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患儿因插管所致的不适与痛苦,改进插管长度和固定方法,使胃管插入长度适宜、固定牢固,确保达到插管检查与治疗的目的,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及更换灯管依据,以保证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移动式紫外线强度监测柜对40w和20w的紫外线灯管进行辐照强度监测作为实验组I和实验组Ⅱ,采用实地拉杆式垂直监测和生物安全柜内垂直监测的数据作为对照组I和对照组Ⅱ,比较两种监测方法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变化;将正在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1000h的设为实验组Ⅲ,累计使用时间〈1000h的设为对照组Ⅲ,在标准状态下并在紫外线强度监测柜中检测,分别记录每只灯管的累计使用时间及辐照强度和合格率;选取同一房间的所有紫外线灯管都〉1000h且无更换记录的作为实验组IV,〈1000h且无更换记录的房间为对照组Ⅳ,进行紫外线消毒前后空气采样,分别记录检测的细菌菌落总数,观察两组灯管紫外线消毒效果。结果实验组I、Ⅱ、Ⅲ组辐照强度与对照组I、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灯管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Ⅳ紫外线消毒后细菌平均杀灭率为86.4%,对照组Ⅳ的平均杀灭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紫外线强度监测柜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准确、实用。不能将累计使用时间〉1000h作为判断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而更换灯管的依据,应定期监测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不合格者作为更换灯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化疗性静脉炎的不同临床分级中,依据其病理特点,采用不同中药方剂的疗效.方法 将Ⅰ~Ⅲ级化疗性静脉炎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Ⅰ级静脉炎采用解痉活血酊外敷;Ⅱ级静脉炎采用消散酊外敷;Ⅲ级静脉炎采用胶原复弹酊外敷.对照组各级均采用肝素钠乳膏外涂,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缓解程度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根据各级静脉炎的病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各级均用单一方剂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仍是目前很棘手的临床难题,虽然治疗药物多但疗效不佳。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可以单独解决慢乙肝的治疗问题。寻找合理的药物联合从而发挥更有效的治疗已受到重视,拉米夫定(LAM)是一种高效、直接抑制HBVDNA复制的药物,但HBeAg阴转率低,易出现病毒变异,停药后易反跳。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苦参素具有抗病毒、稳定肝细胞膜、阻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免疫等作用。本研究探讨两种药物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隔离标识在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设计制作床尾和病室隔离标识应用于临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医务人员、患者、陪护和探视者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隔离标识使用前(2006年7月-2009年6月)和使用后(2009年7月-2012年5月)的相关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在使用隔离标识后,戴口罩合格率为98.70%,显著高于使用前的90.61%(χ2=14.69,P<0.01);手卫生执行率由隔离标识使用前的86.83%提高至使用后的9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1)。对患者、陪护和探视者的调查显示,认为使用隔离标识增强了对传染病防护意识的患者、家属和探视者分别占90.77%(118/130)、100.00%(33/33)、100.00%(36/36);认为增强了个人卫生行为者分别占83.85%(109/130)、87.88%(29/33)、97.22%(35/36)。结论隔离标识的应用提高了医务人员戴口罩、手卫生的依从性,患者、陪护和探视者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及个人卫生行为,对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冯曰珍  姜丽莎  黄颖 《护理研究》2014,(4):1390-1391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在氧气吸入疗法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氧气吸入疗法的操作、消毒、保存、监管等作为一个整体,制定系统化管理方法。选取呼吸科病房需行长期氧疗的肺结核病人50例,分别采用系统化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种方法,对使用后更换前的湿化液和消毒后使用前的湿化瓶进行细菌检测。[结果]应用系统化管理的湿化液合格率为94%,污染率为24%,应用常规管理的湿化液合格率为80%,污染率为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应用系统化管理的湿化瓶合格率为100%,污染率为6%,应用常规管理的湿化瓶合格率为88%,污染率为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化管理弥补了护理教科书中氧气吸入疗法对感染控制要求方面的缺失,规范了湿化装置使用后清洗消毒和保存要求,规范了监测要求,使临床上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得到了有效监控,保证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证实胃管插入胃内的一种简易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实胃管插入胃内的一种简易法ASimpleMethodforConfirmingtheInsertionofStomachTubeIntoStomach逄瑞莲冯曰珍高俊茹PangRuilian,FengYuezhen,GaoJunru(Wenden...  相似文献   
9.
头孢他啶是一种氨基噻唑类第3代头孢类菌素抗生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每瓶含0.5g或1.0g头孢他啶及60.5mg或121mg碳酸钠,当加入生理盐水等稀释液时,头孢他啶便泡腾溶化成为注射用溶液。因含有碳酸钠故其在泡腾溶化进程中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力增高。由于过高的瓶内压  相似文献   
10.
结肠双腔造瘘术后不仅造瘘口较大 ,而早期需用玻璃棒及橡胶管支撑 ,人工肛袋口较小不能应用 ,且术后早期排便规律未形成 ,粪便稀薄随时流出 ,污染较为严重。自 1996年以来 ,我们对 5 0余例该手术患者早期应用塑料方便袋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方法 结肠双腔造瘘术后的患者自肠蠕动恢复或开始进食时起 ,造瘘口套上塑料方便袋 ,连同支撑架一起套入 ,将方便袋开口于造瘘口上方系在一起 ,周围用卫生纸保护 ,避免塑料直接与皮肤接触。患者尽量采取患侧卧位 ,翻身时及时调整方便袋的位置 ,若有粪便流出及时更换方便袋。优点  (1)塑料方便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