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TDH)和叉头框蛋白M1(FoxM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6例肝细胞癌(HCC)手术切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PCR (RT-PCR)分别检测MTDH、FoxM1蛋白和mRNA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DH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111/156),FoxM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101/156),其表达与肿瘤数目、TNM分期、微血管侵犯、卫星结节等相关(P < 0.05)。RT-PCR方法检测显示,MTDH和FoxM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H与FoxM1的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07,P < 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与TNM分期、微血管侵犯、卫星结节、MTDH和FoxM1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MTDH的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HCC患者,MTDH和FoxM1与诸多临床因素有关,MTDH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且MTDH和FoxM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抑制剂增强改良碳青霉烯失活法(im CIM)在B类碳青霉烯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与EDTA纸片增效试验(EDPT)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18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4株、大肠埃希菌44株、鲍曼不动杆菌43株、铜绿假单胞菌5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菌株83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5株、大肠埃希菌16株、鲍曼不动杆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采用im CIM和EDPT对上述264株菌株进行B类碳青霉烯酶的筛查,以PCR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一致性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及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1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中144株PCR扩增耐药基因阳性,A、B、D类碳青霉烯酶分别为39株、77株、28株;im CIM检测70株阳性,111株阴性,其中166株与PCR结果一致;EDPT检测72株阳性,109株阴性,其中134株与PCR结果一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菌株83株,PCR扩增耐药基因、im CIM及EDP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im CI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1%(66/77)和97.86%(183/187),与PCR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859;EDPT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23%(51/77)和88.77%(166/187),Kappa值为0.561。im CIM抑菌圈差值(Δdim CIM)与EDPT抑菌圈差值(ΔdEDPT)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41,P0.05)。采用im CIM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的Δdim CIM水平与A、D类酶Δdim CIM总体分布位置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87,P0.05)。im CIM与EDP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95%CI:0.977~0.999)和0.936(95%CI:0.909~0.963)。结论 im CIM是一种准确、高效、便捷的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方法,敏感性、特异性较高,适合用于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酒精性肝炎向肝癌进展过程中的肿瘤标志物,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 查阅酒精相关肝癌患者的病历并进行分析。选择酒精性肝炎/肝癌患者和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以筛选目标微小RNA(MicroRNA miRNA)。在肝癌细胞系中检测miR-151a-3p在癌细胞中的作用,并研究了它们的机制。 结果 酒精性肝炎未经历肝硬化阶段而直接进展为肝癌的患者较经历肝硬化阶段的患者年轻(P<0.05);酒精性肝炎/肝癌患者中miR-151a-3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细胞系中miR-151a-3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系,其中HepG2表达最高。在HepG2和Bel-7402中,下调miR-151a-3p的表达水平,显示G0/G1期增加而G2/M期减少。在Si-miR-151a-3p(HepG2)和Si-miR-151a-3p(Bel-7402)细胞中,AT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5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P-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而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 结论 部分酒精性肝炎患者可以不经过肝硬化阶段而直接进展为肝癌。miR-151a-3p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直接靶向ATM抑制P53,从而促进Cyclin D1的表达,导致肝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用于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其与Carba NP试验的差异。方法选取264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耐药菌株164株,敏感菌株100株。分别采用Carba NP试验、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并以PCR检测结果为参比,评价上述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164株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阳性144株;100株敏感菌株耐药基因均为阴性。164株耐药菌株中Carba NP试验阳性135株;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阳性130株。100株敏感菌株中,2种方法均为阴性。与PCR检测结果相比,Carba NP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132/144)和97.5%(117/120),Kappa值0.886;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6%(129/144)和99.2%(119/120),Kappa值0.879。Carba NP试验与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结论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与PCR方法一致性高,较Carba NP试验更为快速、廉价,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院内感染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肺癌患者133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未转移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细胞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筛选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该模型对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并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8例肺癌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 转移组NLR、白细胞介素(IL)-8、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8 (OR=1.008,P=0.014)、CYFRA21-1 (OR=1.067,P=0.035)水平升高是预测肺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二者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2.217+0.008XIL-8+0.081XCYFRA21-1,对预测肺癌远处转移有良好的效能,在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及时发现并阻断耐药菌的传播成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话题.利用传统的改良Hodge试验因其耗时长,对B类碳青霉烯酶的检测存在假阴性,且仅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产酶菌株[1].因此,CLSI2015年药敏标准引入Carba NP试验[2],其廉价、快速、易于操作,根据颜色变化即可判断菌株是否产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与三种肺癌病理分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对56例确诊肺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清癌胚抗原( CEA)、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阳性率结合病理分型进行分析。结果癌胚抗原( CEA)在腺癌组阳性率为65骀.00%,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组( P <0.0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鳞癌组阳性率分别为47.37%、57.89%,明显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 P <0.0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小细胞癌组阳性率为76.47%,明显高于鳞癌和腺癌组( P <0.01)。结论癌胚抗原( CEA )、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是较好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 CEA)与腺癌之间有明显相关性。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鳞癌之间有明显相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与小细胞癌有明显相关性。对不宜手术的肺癌患者,四种肿瘤标记物对患者病理分型有较好的提示作用,并能对临床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肝组织炎症程度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an,FS)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影响.方法:应用FS对166例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肝穿前肝脏弹性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测定,采用肝组织穿刺病理诊断技术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结果:各组CHB患者的LSM值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同一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的LSM,随着肝组织炎症程度加重而升高,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1期为对照,G1 ~ G4各组S2期以上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447、0.713、0.875和0.965;cut-off值分别为5.75、7.30、13.25和17.65 kPa;灵敏度分别为76.9%、96.4%、96.9%和100%;特异度分别为28.1%、54.3%、77.1%和85.9%.结论:FS在诊断CHB肝纤维化分期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肝组织炎症程度是影响其诊断准确性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FS在诊断CHB肝纤维化分期时的准确性,应随着肝组织炎症程度加重提高其诊断临界值.  相似文献   
9.
鲍曼不动杆菌为医源性条件致病菌,在非发酵菌感染中仅次于假单胞菌[1]。近来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在全球范围内的报道呈上升趋势,且其编码碳青霉烯酶的基因主要存在于可移动的基因元件上,可在医院环境中快速播散。因此,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快速识别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Carba NP试验在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中效果显著,但由于鲍曼不动杆菌产酶活性较弱,在一定情况下 Carba NP 试验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2]。Dortet等[3]提出采用CarbAcineto NP试验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本研究旨在评估CarbAcineto NP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应用免疫发光技术检测促胃秘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应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TTF-1),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秩相关分析、χ2检验及ROC曲线统计数据。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EA、NSE、ProGRP、CYFRA21-1浓度均高于良性疾病患者,SCLC广泛期患者血清中CEA、NSE、ProGRP、CYFRA21-1浓度均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NSE和ProGRP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大,分别为0.972、0.965。NSE+ProGRP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组合Kappa值0.860,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CEA,NSE,ProGRP与Ki-67存在负相关关系,TTF-1的阳性检测率高于CYFRA21-1,低于ProGRP,CEA、NSE与TTF-1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与ProGRP联合检测对SCLC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检测SCL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Ki-67高表达不能反映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TTF-1对SCLC的检测效果与NSE无差异,但不及ProG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