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方法:结合文献,总结分析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行右肾及输尿管全程切除,输尿管膀胱段袖状切除。1例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论:尿路造影(包括排泄造影、逆行造影、穿刺造影),MRU,膀胱镜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免疫治疗、药物化疗、以及放射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2.
3.
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肿瘤中较多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及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肾错构瘤36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冯俊铎  黄莉娟  王毅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2):1010-1013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 疗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 方法 入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检查, 根据患者和(或)家属意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间歇导尿结合膀胱功能 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测定两组 情况,包括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Profile,SQLP)和尿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两组的尿潴留情况均逐渐好转,治疗组经治疗7次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改善脑梗死后早期尿潴留状况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前列腺癌发生、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SurvivinmRNA在前列腺癌中总阳性表达率为78.85%(41/52)。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阳性表达率15.00%(3/20),二组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前列腺癌中低分化和中分化组survivin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mRNA阳性表达在临床分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广泛表达,并且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为进一步的实验及探索诊断、治疗前列腺癌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