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咽通气道法是用“S”型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缠绕牙垫顶部,贴在面颊的两侧。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这种固定方法易脱出,清洗时胶布很难去除,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口咽通气道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通气道翼缘两侧各打1个小孔,从两侧小孔各自穿一绷带。当气管插管等管道插入通气道后,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打结固定即可。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防止脱落,避免使用胶布造成的皮肤过敏。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075000$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食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减压管需留置5~7d ,方可拔除,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及减压管不被脱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效果较好。方法:胃肠减压管常规固定后,另取一条胶布,在耳垂处将减压管缠绕1周,胶布两端分别贴于耳垂,然后将减压管及减压器放置胸前。此固定方法便于护士在病床前治疗操作且家属陪床护理时不易脱出。2 0 0 1~2 0 0 3年,我科共行6 2例食管手术,均按此方法固定,没有1例发生胃肠减压管脱出食管手术后胃肠减压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孙燕$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冯丽鸿$…  相似文献   
3.
冯丽鸿 《护理研究》2007,21(28):2609-2609
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取出输液器,关闭调速器,把输液器插入液体瓶内,将茂菲氏滴管倒置,松开调速器,当液体达到茂菲氏滴管1/2~2/3时将茂菲氏滴管与下端输液管倾斜约90度,松开调速器,调慢液体滴速,直到排尽空气。这样杜绝了茂菲氏滴管竖直排气法时液体下降速度过快、压力大而造成的小气泡。经临床使用,排气成功率达100%。茂菲氏滴管倾斜90度排气法@冯丽鸿!075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  相似文献   
4.
胸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常用的穿刺针多为16号针头,连接大约20cm的硅胶管,硅胶管的直径须与注射器的乳头相衔接,以保证连接紧密,便于抽吸。由于针头是传统的钢针,所以无法保留,每次穿刺完毕后必须要拔除。穿刺前患者须进行局部麻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深静脉穿刺针应用于胸腔穿刺后,因其管道是硅胶软管,便于留置,可用于反复穿刺的患者。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导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救治水平。但由于病人入院时,其本身抗感染的能力往往已受到影响,如果再接受某些特种检查或侵入性操作,则可进一步降低其机体防御功能。ICU病人常有许多种插管,例如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的气管内插管、膀胱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吸痰、胃肠减压管,尤其是用于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导管等,使医源性导  相似文献   
6.
在胃造瘘术后饮食护理中,患者均需注入流食,但在注人过程中常会遇到以下情况:由于安置管道与注射器衔接不紧密而导致食物外溢.造成污染和浪费。我科通过应用德尔医疗器械生产的一次性DRW型胃管内的多用接头,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注入前将DRW型胃管内的多用接头宽口处连接造瘘管道,狭口处连接注射器,可避免上述情况。使用完毕后将多用接头清洗干净并消毒,可反复使用。该法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   
7.
胃造瘘病人术后,为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及营养素,满足机体的消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常需胃造瘘管饲饮食。但在注入流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造瘘管与注射器衔接不紧密而造成食物外溢,造成污染和浪费。我科应用德尔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DRW型胃管内多用接头,解决了这一问题,效果较好。方法介绍如下:注入前将DRW型胃管内的多用接头宽口处连接造瘘管道,狭口处连接注射器,即可注入流食。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临床输液中常规方法是将输液器内的空气排尽后,将头皮针全部刺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进行排气。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排气方法常会造成肝素帽内残留较多空气不能排尽,在穿刺或更换输液器时会有空气进入血管的现象,有空气栓塞的危险,也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颈椎后路手术由于体位及手术部位的特殊性 ,按照常规方法消毒铺单 ,消毒液易流到面部烧伤皮肤及角膜。针对这一弊端我们在工作中利用切口膜的多种用途 ,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并收到满意效果。方法 :患者麻醉后取俯卧位 ,用切口膜粘贴外耳至眼角 1cm ,然后消毒铺单。其优点是消毒时 ,避免碘酒等消毒液流到面部或流入眼角 ,保护面部皮肤和角膜 ,防止发生意外 ;手术结束后揭除即可 ,操作简单 ,取材方便。切口膜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用途@孙燕$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李凤军$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  相似文献   
10.
冯丽鸿 《护理研究》2008,22(1):12-12
雾化吸入法是消除炎症、稀释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只注意静脉输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而忽视了通过雾化吸入药物造成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