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毒鼠强中毒16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分析了161例经毒物鉴定证实的毒鼠强中毒病人的中毒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所见与治疗。结果表明:中毒途径为胃肠道中毒。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较短,多数在进食毒物0.5~1h内发病。主要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不安、严重者神志模糊、强直性惊厥与昏迷。一些病例有血清ALT与BUN升高,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ECG表现心肌缺血与损伤。主要治疗措施为清除消化道内毒物(催吐、洗胃、导泻),抗惊厥(肌注苯巴比妥钠),活性炭血液灌流以除去血中吸收的毒物,与其它对症支持疗法。经治疗161例全部痊愈。  相似文献   
2.
毒鼠强急性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鼠强急性中毒黄韶清赵德禄1关福玉2刘荫棠2(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1毒物药物研究所,2全军毒物检测中心,北京100850)本文报告了16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所见和毒物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女性1例,余为男性.年龄18至24岁...  相似文献   
3.
91年7月某单位发生集休食物中毒,有78人发病。当时迫切需要鉴定出毒物,以便对这起中毒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抢救治疗。本文建立了未见文献报导的血样、炭肾中痕量“四二四”的分离提取方法和GC-MS分析鉴定方法,快速准确地在中毒2天以后的血样、及用于透析中毒病人血液的人工炭肾  相似文献   
4.
生物体内微量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核磁共振测定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缪振春关福玉刘荫堂李光玉杜泽涵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近些年,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研究这些毒物的检测方法具有实际意义。生物体内样品的特点是:毒物的浓...  相似文献   
5.
吴惠芳  关福玉  罗毅 《药学学报》1997,32(5):377-383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系统分析法,分析体液样品中29种CNS药物,作为CNS药物中毒的快速的初筛方法。血、尿样品用有机溶剂萃取,胃液直接进样。用酸、弱碱和中性3组缓冲液体系进行电泳分离。以组分与电渗流迁移时间之比的相对迁移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为定性指标。最低检测浓度0.5~5μg·mL-1。在此法基础上可增加分析品种。通用的提取方法可避免漏检,广谱分离条件便于分类,专一分离条件便于定性。本法用于实际中毒样品分析,证实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杂质干扰小。  相似文献   
6.
氟乙酸和氟乙酰胺是国家禁用的剧毒灭鼠剂,但一些地方仍在非法使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秀大危害。本研究报道一种氟乙酸钠和氟乙酰胺的核磁共振测定技术,其灵敏度比国内外同类方法高4倍以上,能够准确鉴定生物样品中微量含氟灭鼠剂。用该技术首次查明了1995年广东省高要市大型中毒事件的原因,在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公安系统侦破此案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技术,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高效毛细管电泳原理、测定条件以及体液样品领处理等方面综述了催眠镇静类药物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不同溶剂系统对毒饵中氟乙酸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所试验的四种溶剂系统中,以水的提取效果最好,毒饵是否粉碎对提取效果没有影响。另外,还观察到,在自然放置过程中毒饵中的氟乙酰胺转化为氟乙酸钠。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血样尿样中巴比妥类药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血、尿样品中巴比妥类药物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方法,测定条件为:运行缓冲液配比:10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100m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水=70∶15∶5∶10(pH值调至7.55±0.05),操作电压17kV,检测波长200和285nm,20min内7种巴比妥类药物全部得到分离。考察并选择了体液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测定了血浆和尿液中6种巴比妥类药物浓度(苯巴比妥、甲基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硫喷妥、戊巴比妥和速可眠)。测定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35μg/ml,尿样药物浓度线性范围为1.0~8.0μg/ml,最低检测浓度为1.0μg/ml,方法重现性为RSD小于13%。  相似文献   
10.
氟乙酸钠和氟乙酰胺是国家禁用的剧毒灭鼠剂,但一些地方仍在非法使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本研究报道一种氟乙酸钠和氟乙酰胺的核磁共振测定技术,其灵敏度比国内外同类方法高4倍以上,能够准确鉴定生物样品中微量含氟灭鼠剂。用该技术首次查明了1995年广东省高要市大型中毒事件的原因,在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公安系统侦破此案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该技术对于其他含氟毒物、药物的测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