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超声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收集52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UE)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1)52例患者中单纯型乳腺黏液癌34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18例。单纯型1例(3.23%),混合型6例(33.33%)发生淋巴结转移。单纯型乳腺黏液呈膨胀性生长,质地软,切面呈灰白色,见典型胶冻样,富光泽,镜下见黏液湖,黏液湖见断裂或吻合间质纤维分隔,核分裂少,细胞排列以小岛状排列为主,无脉管瘤栓;混合型黏液成分较单纯型增多,伴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细胞异性大,以巢状、腺管状为主;(2)52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常规超声检出29例(55.77%),其中单纯型乳腺黏液癌16例(47.06%),混合型乳腺黏液癌13例(72.22%);单纯型乳腺黏液癌在常规超声见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常呈椭圆形,瘤内无钙化,血流分级为0~1级,伴后方回声增强,均可见异常回声;混合型乳腺黏液癌见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瘤内见钙化,血流分级多为3级,伴后方回声衰减;(3)单纯型乳腺黏液癌SR、弹性评分均低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患者(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中单纯型在超声图上更易表现出良性影像学特点,混合型浸润程度则较单纯型高,更易呈现恶性特点,其组织硬度大,弹性评分高,且其超声特点与病理特征有其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方法,通过获取有关组织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弹性成像技术能提供占位病变的良恶性、肝脏纤维化程度、慢性疼痛性肌肉神经损伤程度等组织硬度信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弹性成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高速剪切波成像技术及声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弹性成像技术被大家认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会更高,超声检查对病变组织硬度的测量已经进入定量诊断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分析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对60例有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手术,对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左心室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术前术后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比较低估左心室收缩末容量(ESV)及舒张末容量(EDV),高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6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进行的各参数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显示:PCI术后1个月左心室局部收缩末期容量(RESV)、左心室局部舒张末期容量(REDV)降低,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REF)、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EF)、左心室局部心搏量(RSV)明显升高(P〈0.05)。这反映了PCI术后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能力和射血能力较术前增强。PCI术后左心室各节段REF测量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PCI术前、术后左心室各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存在差异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室壁运动减弱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