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滚滚而来时,知识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需要交给市场检验其货真货假、质高质低的商品,而且是一种潜在价值更大的商品。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些外科手术的病人,根据病情常需要留置尿管,插入或留置导尿管可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重者造成黏膜损伤,为细菌侵入及繁殖提供了条件,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控制留置导尿病人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是双腔导尿管(一腔是水囊、另一腔排尿),以往膀胱冲洗时将输液器针头端插入膀胱冲洗液内,挂至输液架上,常规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选 6 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全部经CT或MR确诊 )将住院号为双数者例为观察组住院号为单数者例为对照组。每组 30例。观察组实施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 ,就其两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 ,经统计学处理 (七检验 )P <0 0 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程序的应用能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康复 ,大大降低至残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采用消毒隔离、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4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术后追踪2个月,肺部感染1例,无尿路感染,口腔感染2例,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为7.5%,40例肾移植患者均获得移植成功。结论加强对肾移植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获得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关丽华  全小明 《中医药导报》2006,12(6):76-76,91
通过对移植肾破裂病人的护理,分析了移植肾破裂的原因,且从预防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移植肾破裂的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洲  关丽华 《中医杂志》2002,43(8):612-612
理想的环孢素 A(CSA)血浓度治疗窗既可达到免疫抑制预防排斥,又可减少CSA引起的肝、肾毒性作用。而CSA的有效治疗窗个体差异非常大。我们采用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肾移植术后低环孢素A血浓度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钟某,女性,28岁,体重55kg。因慢性肾炎10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透6个月于1999年4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术后尿量理想。常规三联疗法预防排斥:术中、术后第1、2、3天分别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500mg,第4天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250mg,以后改用口服强的松片30mg/日,术后用赛斯平胶囊(CSA)每日3mg/kg,并根据血肌酐(Scr)值调整CSA用量,术后第4天Scr降至180μmol/L,赛斯平用量为每日7mg/kg;术后第2天加服骁悉片500mg,1日3次,术后第8天采用荧光偏振法(下同),测血CSA谷值浓度为87.43ng/L,即将CSA调至每日8mg/kg,第12天患者出现发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以上气道阻塞为主要症状的综合性疾病,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症,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其临床表现以打鼾、间断性口鼻呼吸停止为主要特征。特点为多发、多脏器损害,容易识别和治疗有效。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危  相似文献   
8.
<正>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在人的胃粘膜上发现的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是一种能动的无芽胞细菌,生长在无需氧环境,有光滑的细胞壁及鞭毛,与胃炎的发生关系密切。我科于1991年经胃镜对23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表浅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2例,表浅萎缩性胃炎3例,行胃窦部粘膜活检,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作胃粘膜涂片检测(HP),其结果23例受检者中17例HP阳性,HP感染率为73.91%,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相关护理和指导。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无不良反应,获得完整数据。结论: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指导和护理,有助于患者接受并顺利完成系统的动态血糖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总黄酮组,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纯化水,qd,d 8对照组海马注射生理盐水,继续灌胃;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5 μL),其他同对照组;给药组总黄酮(50 mg?kg-1,ig,qd),d 8海马注射Aβ,继续灌胃,三组于d 15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5 d,处死,硫堇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变化,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模型组海马CA1区局部神经细胞带脱失,脱失处胶质细胞增多,给药组细胞损伤较轻;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组血清中MD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对海马注射Aβ25-35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及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Aβ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引起的氧化应激,并可对抗Aβ引起的胶质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