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对老年多支复杂病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行杂交手术的患者310例(研究组)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共30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再血管化数目;②术后24 h输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③随访半年,观察早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血管化数目、术后24 h输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分别为(180.4±54.3) min、(198.3±23.4) ml、(2.8±0.5)支、(159.3±30.4) ml、(30.4±10.2) h、(5.0±1.2) h、(24.5±12.2) h,对照组分别为(233.5±87.3) min、(365.5±54.1) ml、(2.7±0.4)支、(367.4±55.4) ml、(51.3±12.1) h、(7.2±2.1) h、(36.7±13.5) h。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输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再血管化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桥血管及支架均保持通畅,无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及再血管化治疗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P=0.613)。结论杂交技术能有效地缩短老年多支复杂病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输血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异烟肼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因乏力、咳嗽、胸闷、低热、盗汗2月入院。既往有“磺胺”、“青霉素”过敏史。查体:慢性消耗病面容,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血沉68mm/h,痰涂片2次(卅),PPD试验(卅),胸片示:双上肺阴影。入院诊断:浸润型肺结核(双)。给予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肌肉注射链霉素进行四联抗痨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5例为研究组,匹配8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透析前后VCD水平变化并分析。结果研究组透析前VC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后出现显著下降低于透析前,并与对照组VC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超滤量≥2.5 kg的患者透析后VCD水平显著低于透析前,而超滤量2.5 kg的患者透析前后VCD无统计学差异。超滤量≥2.5 kg的患者超滤量与VCD呈明显的负相关(r=-0.561,P0.001)。研究组中透析后出现血压增高或仍有水肿的患者透析后VC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低血压患者透析后VC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VCD能初步判定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干体质量,可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量调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解放军第五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8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角鲨烯、24-脱氢胆甾烷醇、菜油固醇、谷固醇。采用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判断,根据SYNTAX积分结果,将得分为0~22分者纳入低危组(n=38),得分为23~32分者纳入中危组(n=28),得分≥33分者纳入高危组(n=19),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并分析各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角鲨烯、24-脱氢胆甾烷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的血清菜油固醇和谷固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危组患者的血清菜油固醇和谷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分别为(8. 42±0. 72) mg/L、(7. 51±0. 82) mg/L、(7. 91±0. 76) mg/L;(16. 31±1. 43) mg/L、(15. 54±1. 32) mg/L、(14. 78±1. 27) mg/L。中危组患者的血清菜油固醇和谷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菜油固醇(r=0. 542,P 0. 001)、谷固醇(r=0. 623,P 0. 001)、鱼鲨烯(r=0. 514,P 0. 001)和24-脱氢胆甾烷醇(r=0. 503,P 0. 01)与SYNTAX积分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论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常规透析组(HD组),每组各43例。HFHD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HD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41.53±6.32 ng/L vs.40.84±8.21 ng/L;7.45±1.23 mg/L vs.7.37±1.12 mg/L;26.41±5.98 ng/L vs.25.98±4.71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0.783、0.572;P>0.05);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HD组(29.31±4.87 ng/L vs.37.44±6.02 ng/L;4.71±0.76 mg/L vs.6.12±0.94 mg/L;17.34±3.74 ng/L vs.21.33±4.51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2、5.982、4.331;P=0.002、<0.001、0.011)。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比较(53.49%vs.55.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28),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显著低于HD组(18.60%vs.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2,P=0.010)。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较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有明显的优点,在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16例,检测血清25( OH) D水平并分为三组:维生素D缺乏组( n=31)、不足组(n=61)、正常组(n=24)。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EPO)、血钙(Ca)、血磷(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等,并统计分析。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维生素D缺乏组TG、LDL显著高于正常组( P 均<0.05)。缺乏组hsCRP 和NT-proBNP 显著高于不足组和对照组( P均<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sCRP(β=-0.496,F=8.128,P<0.001)、LDL(β=-0.315,F=4.42l,P=0.015)、TG (β=-0.065, F=3.542,P=0.032)是影响25( OH) D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MH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hsCRP、LDL、TG是血25( OH) D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对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MHD患者酌情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韦尼克脑病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收治的14例血液透析期间发生韦尼克脑病的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 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其中出现典型"精神异常、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的"三联征"表现的只有2例,出现步态不稳的患者占比最高(35. 71%),其次是昏迷、嗜睡等神经精神症状(28. 57%)。14例患者中,6例MRI无明显异常,其余8例出现了异常,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第三、四脑室,丘脑,导水管及延髓出现对称性信号异常,占28. 57%。14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1例遗留步态不稳,1例出现痴呆。结论韦尼克脑病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当临床上出现无法解释的神经精神障碍、步态不稳时,应及早完善检查,尽早治疗,避免不良预后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