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日间手术的分散型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临床路径等措施,建立日间手术的同质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推进日间手术开展的难点,借助医保政策调整、绩效机制激励,构建包括手术目录前端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简化、后端质控的日间手术同质化管理模式,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日间手术在分散型模式下的同质化管理,日间手术量增多,日间手术占比上升,住院均次费用下降、除7日内非计划再住院率以外的负性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分散型日间手术管理不增加医院运行成本,在同质化管理模式下,能促进日间手术开展,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CC置管过程中后撤不同长度的导丝对导管异位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PICC置管标准的患者700例,按照导丝后撤长度分为7组,对照组108例不后撤,观察组592例按后撤不同长度分为6组(后撤2 cm、3 cm、4 cm、5 cm、6 cm、7 cm)。对照组PICC置管时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送管,观察组当PICC置管管路行进至头臂静脉时,患者不需转头配合,采用后撤不同长度的导丝进行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送管方式和后撤3~6 cm导丝的送管方式,置管异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撤2 cm、7 cm长度导丝送管方式与对照组比较,置管异位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患者无需转头配合,采用后撤导丝3~6 cm送管,以改善PICC导管前端柔软性和顺应性不足的缺点,可以有效预防置管异位,明显降低置管异位率,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