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重。作为一个新发传染性强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战"疫"要遵从的三大原则。在此疫情之下,神经外科医生应掌握COVID-19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针对COVID-19合并神经外科急诊患者,避免误诊漏诊,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为疑似或确诊的COVID-19患者实施急诊神经外科手术时,必须严格遵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医疗机构的相关防护规定,密切协调手术各方,所有人员均应做好三级防护,手术必须在负压手术间进行。对于不具备上述医疗条件的单位,宜尽快将需要急诊手术的COVID-19患者转诊至有条件的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鼻腔带菌及其耐药情况,为制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棉拭子采样法,对某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ICU医务人员鼻腔黏膜进行采样,检测其携带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采集450份鼻腔标本,分离病原菌137株,检出率为30.44%。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岗位、工龄、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鼻腔带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不同季节鼻腔带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占59.85%),以肺炎克雷伯菌(21.16%)、产气肠杆菌(18.98%)为主;革兰阳性菌55株(占40.1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98%)、表皮葡萄球菌(15.33%)为主。检出38株(27.74%)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69%(2/26),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占3.45%(1/29),耐亚胺培南产气肠杆菌占3.85%(1/26)。结论ICU医务人员鼻腔病原菌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2016年某三级综合性医院ICU患者825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入住ICU 48 h后MRSA感染者,对照组为入住ICU 48h后无MRSA感染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825例患者中,64例患者发生了MRSA感染,感染率为7. 76%。MRSA感染以肺部感染居多(占45. 31%),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8. 75%)、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和血流感染(各占9. 38%)、颅内感染和腹腔感染(各占6. 25%)、胸腔感染(4. 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个月内接受过手术(OR 95%CI:2. 628~9. 166)、外伤(OR 95%CI:2. 248~9. 280)、气管插管时长 7 d(OR95%CI:1. 651~11. 746)、昏迷(OR 95%CI:1. 813~8. 334)、长期卧床(OR 95%CI:1. 362~10. 127)、再次入住ICU(OR 95%CI:1. 475~7. 915)、肠外营养(OR 95%CI:1. 521~7. 518)、使用两联及以上抗菌药物(OR 95%CI:1. 523~6. 132)、多器官功能衰竭(OR 95%CI:1. 024~3. 948)是ICU患者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预防与控制ICU MRSA的产生与传播,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重点关注气管插管、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长期卧床、外伤等高危人群MRSA的防控,在患者达到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快转出ICU。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肢体偏瘫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出院且伴肢体功能障碍的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25例.观察组给予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 specific of life,SS-QOL)[1]调查问卷,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出院后2个月、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在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提高偏瘫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支持系统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轻度抑郁45例(45%),中度抑郁35例(35%),重度抑郁20例(20%);两组护理后HAMD评分均比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减轻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9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前后的感染和住院时间。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前急性脑卒中患者404例发生医院内感染68例(84例次),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6.8%,例次感染率为20.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为主。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组405例,感染47例次,例次感染率11.6%,明显低于针对性护理前(χ2=4.532,P=0.033),平均住院时间也较施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前短。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惠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不同医联体模式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实践手段,旨在 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方法: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以惠州市 27 家基层医疗机构为调研 样本,分析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情况、医院感染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等医院 感染防控质量。结果:调研结果表明,惠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整体情况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组织管理制度 建设不完善、医院感染相关监测落实程度不足、手卫生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仍需逐步完善等。结论:惠州市不同级别医疗 机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现状有所差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仍需以医联体模式为核心,促进各级医疗资源 有序分配,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整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阳  倪玉娥 《现代医院》2011,11(6):152-153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社会支持,探讨加强社会支持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效果。方法 50例(>50岁)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为观察组和50例(>50岁)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社会支持度评分比较,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1、3个月的ADL分别进行Bartherl指数评分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度评分低于健康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1、3个月及护理干预前的ADL评分显示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较低,护理干预前的ADL评分较差,对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影响深远,必须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鼻饲与食道反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鼻饲肠内营养与食道反流的关系。方法将112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为常规留置胃管长度,试验组留置胃管长度为常规留置长度加10cm;比较两组患者食道反流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食道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长度为常规留置长度加10cm可减少食道反流,从而减少因食道反流至误吸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