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1(GM1)和康复训练对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prague-Dawley 幼鼠建立HIBD模型,分为对照组、GM1 组、康复训练(R)组、GM1+康复训练(GM1+R)组及假手术组。各组大鼠采用悬吊试验、斜坡试验和水迷宫试验进行评定。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额叶皮质神经元活化型caspase-3 表达。结果各组间悬吊试验、斜坡试验结果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从高到低依次为假手术组、GM1+R组、R组、GM1 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间寻找平台潜伏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GM1 组较假手术组长(P<0.05)。GM1 组和R组的海马、额叶皮质活化型caspase-3 水平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M1 组、R组及GM1+R组海马活化型caspase-3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和GM1+R组额叶皮质活化型caspase-3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额皮质活化型caspase-3 的表达与悬吊试验、斜坡试验结果正相关(P<0.05),与水迷宫试验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应用GM1 对HIBD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疗效,联合应用存在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神经元末梢突触后存在大量活化型caspase-3 有关。  相似文献   
2.
CHOP(CTX、ADM、VCR、PDN)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之一。米托蒽醌是一有效的、广谱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化学结构与阿霉素相似,抗癌活性与ADM相当或略高,它无氨基糖结构,心脏毒性较ADM低。对确诊为NHL3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CHOP组和CNOP组各18例作临床对比观察。CHOP组CR2例、PR7例,有效率50%(9/18);CNOP组CR4例、PR7例,有效率61.1%(11/18),两组疗效相似(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4~12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和语言交流功能分级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断及分型明确,年龄在4岁以上能够配合检查的脑瘫患儿318例(痉挛型双瘫132例、四肢瘫27例、偏瘫32例、不随意运动型54例,共济失调型41例、混合型32例),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MFCS)、手功能(MACS)、交流功能(CFCS)的分级。用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的GMFCS、MACS和CFCS中每2个分类系统间的相关性和总的关联。结果脑瘫类型不同,GMFCS、MACS和CFCS三种功能分级系统的功能级别分布也不同,痉挛型双瘫、偏瘫的总体功能障碍最轻,而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功能受限最严重。三个功能分类系统的相同分级的总一致性为39.31%(125/318)。三种功能分级呈中度相关,在不同脑瘫类型间的相关程度也不同。GMFCS水平与MACS水平在四肢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相关性最高(rs四肢瘫=0.95;rs不随意=0.93,P<0.05),在偏瘫患儿中不具相关性(P>0.05)。GMFCS水平与CFCS在偏瘫和四肢瘫儿童高度相关(rs偏瘫=1.00、rs四肢瘫=0.82,P<0.05),但是在双瘫患儿中不具相关性(rs=0.15,P>0.05)。MACS与CFCS在四肢瘫和混合型患儿的相关性最高(rs四肢瘫=0.86和rs=0.82,P<0.05),但是双瘫和偏瘫患儿中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脑瘫类型不同,三种功能分级系统的功能级别的分布不同,且三种功能分类系统在不同脑瘫类型的相关性也不同,其联合应用可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提供更全面功能框架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66岁。因双下肢无力、呕血便血4h,于2005年5月22日收入院。患者1d前在活动中突感双下肢无力,遂摔倒在地,继之出现呕血约200ml,呈鲜红色,伴少量胃内容物。6h后出现便血、伴腰部疼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a,无头疼发热及外伤史。并间断服药治疗,血压维持在140/85mmHg左右,查体:血压:70/40mmHg,体温:35.6℃,脉搏100次/min,R24次/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 长期随访语言发育迟缓幼儿的临床结局,并回顾性探讨不同结局患儿的早期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4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门诊就诊的2岁左右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早期Gesell发育测查及训练干预,临床随访1~2.5年,明确患儿短期结局及临床诊断,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早期Gesell发育测查的特征。结果 301例儿童完成随访研究,最终诊断发育性语言迟缓64例、功能性构音障碍57例、特殊性语言损害51例、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68例、智力障碍61例。不同疾病早期Gesell发育测查的各能区结构不均衡,其中言语能区的DQ分数多低于其他4个能区,且疾病不同,言语能区与其他能区的差异不一致。结论 婴幼儿期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的长期随访临床结局不同,不同结局疾病早期Gesell测查显示发育结构不同,对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肉毒毒素注射对痉挛型双瘫患儿(具备行走能力且处于运动发育平台期)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痉挛型双瘫患儿21例,入选患儿均具备行走能力且处于运动功能发育平台期。根据患儿下肢痉挛情况给予下肢肉毒毒素神经阻滞治疗及康复干预。分别在肉毒毒素注射前、注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评价下肢痉挛改善情况(以小腿三头肌为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定患儿C、D、E能区改善情况;采用10m步行测试(10MWT)评定患儿治疗前、后步行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本研究21例痉挛型双瘫患儿经肉毒毒素注射后,其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增大,其中快角改善幅度明显大于慢角,并且伸膝状态下快角扩大范围较屈膝时显著。在肉毒毒素注射后3个月及6个月时,发现患儿GMFM-88量表C、D、E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其中肉毒毒素注射后6个月时患儿D能区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肉毒毒素注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入选患儿10m步行测试所用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 结论 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具备独走能力)下肢痉挛病情,提高站立能区运动能力及步行速度,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脑瘫治疗领域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年生存率为82.80%,不同病理类型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总生存期在不同病理类型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年龄、分期、有无B症状及浸润深度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胃肠道淋巴瘤疗效较好.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腔感觉运动疗法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流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流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口周、口内肌肉按摩等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辨证施治结合局部针刺,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口腔感觉运动治疗脑瘫流涎好于单纯口腔感觉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辖区主体民族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经血传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本地区无偿献血纵深发展,笔者对红河州2006~2009年参加献血的哈尼族、彝族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种由多巴胺合成通路的遗传缺陷引起的选择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缺乏综合征,以明显昼夜波动的进行性肌张力障碍、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良好为特征,占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5%~10%。近年来不典型致病基因及症状常有报道,患者临床表型常更严重,归类定义为DRD附加症(DRDplus)。该病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复杂,极易误诊、漏诊甚至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文章重点从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康复评定与治疗、预后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实现及时诊断并给予特异性治疗,改善功能障碍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