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浙南山区畲,汉族儿童弱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糖尿病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预后。方法 对21例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肌专项检查,并进行内科全身检查、实验室血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动眼神经麻痹者无瞳孔改变。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眼肌麻痹,其微血管病变可能是临床发病的病理基础。本病经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小梁切除术的降眼压效果有赖于形成和维持一个具有足够滤过功能的房水通道,但术后滤过通道中纤维增殖和瘢痕形成,致使部分患者尤其具有高危因素者滤过失败.笔者对22例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的青光眼患者,采用滤过泡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进行治疗及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是由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而形成,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因牵扯而形成逆规性散光,甚至遮盖瞳孔区造成视力障碍。虽然手术效果很好,但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易伴睑球粘连,再手术时容易发生角膜、巩膜穿孔,内直肌损伤。我科对首次复发性翼状胬肉48例48眼,分组行胬肉切除加结膜移植术(PECYT)、PECT联合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下迟发性出血国内很少报道 ,据Contor (1985年 )报告为 0 73% ,可以发生在任何内眼手术后 ,但以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多见〔1〕。本文报道的是视网膜脱离环扎术后第 9天发生脉络膜下出血 ,尤为罕见 ,现报告如下。患者方×× 男  42岁 供销社下岗职工 住院号1895 2 6 患者因左眼前有幕状物遮挡伴视力下降 1周 ,以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眼住院 ,拟行手术治疗。入院体检 :血压 12 0 /75mmHg ,心律齐 ,心率 90次 /分。腹软 ,肝脾未及。EKG正常 ,胸片示 :右侧胸膜稍肥厚。血常规 :Wbc 6 6× 10 9/L ,Rbc 3 …  相似文献   
6.
7.
弱视是一种儿童常见病,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不断普及,方法也有所增加.我院干1986年起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现将坚持长期随访及治疗的63例(106眼)的远期疗效(3年一7年)总结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I对象:为1986年以来在门诊就诊和弱视普查中发现的病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最初治疗年龄为3岁一11岁,治愈后最短随访3年,最长7年。2方法2,1治疗方法:根据弱视类型及注视性质决定治疗方法。所有弱视病人均采用配镜、家庭精细作业训练及光栅刺激法治疗。如属旁中心注视者加用后像疗法及红色滤光胶片法;屈光参差型加用传统遮盖及压抑…  相似文献   
8.
栗刺细小、锋锐,当刺伤角膜时可能进入前房、晶状体、虹膜睫状体,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自1999年6月~2003年3月共收治眼前段栗刺异物36例,针对不同部位的异物作相应处理,效果尚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Q值引导的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OUP-SBK)和飞秒激光制瓣的SBK(Femto-SBK)2种手术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患者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丽水市中心医院近视激光中心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10例(220眼),根据制瓣方式分为Femto组55例(110眼),OUP组55例(110眼),分别行Q值引导的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术矫治高度近视。测量2种术式中制作的角膜瓣厚度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残余屈光度、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对比敏感度等指标。数据采用t检验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间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垂直彗差增幅、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Femto组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设差值小于OUP组(t=24.45,P<0.01),且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增幅均小于OUP组(t=12.87、7.12、7.26,P<0.01)。结论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相比,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治疗高度近视时引出的像差更小,可能可以提供相对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的联合手术,既体现了超声乳化手术的优点,又对青光眼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我院自2005年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IOL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该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