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段再扬  俞蔼晏  韩雪  刘换  杨敏  叶培结  徐磊 《中国康复》2023,38(12):729-73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行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假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2组患者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符号测试(DSS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MMSE、MoCA及DSS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PSQI评分及Hcy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升睡眠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OT)评估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是指患者卒中后出现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 常伴有躯体症状, 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文章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卒中后抑郁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康复训练(EET)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训练组,再按干预时间不同,细分为空白对照7 d组、空白对照14 d组、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训练7 d组、训练14 d组,每组10只。模型7 d组及14 d组、训练7 d组及14 d组均采用传统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训练7 d组及14 d组于造模后予以EET干预。干预7 d及14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跳台试验测试大鼠的认知水平,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部位脑细胞凋亡水平,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患侧海马部位SHH、Gli2、PTCH1 RNA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训练7 d组和模型14 d组比较,训练14 d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的逃避潜伏期[(63.37±2.78)s]减短、平均游泳速度[(134.27±2.44)mm/s]增加、穿越平台次数[(6.70±0.95)次]增多、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37.08±2.07)s]增加(P<0.05),在跳台试验中遭遇电击的次数[(3.80±0.63)次]少、平台滞留时间[(25.26±1.64)s]短(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训练14 d组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百分比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训练14 d组大鼠患侧海马SHH、Gli2蛋白表达量增加,PTCH1表达量降低(P<0.05)。 结论 EET可以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SHH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