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社区服务全面展开已势在必行,同时社区护理工作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医院科室封闭式临床护理的新型护理专业技术。社区护士是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服务管理的,其工作对象、范畴、性质、责任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护士。社区护士面对的是社区内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康复指导、患者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和心理咨询等。社区护士承担着照顾、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合作、研究等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0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6.1%,而且多数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后12~48h之内发生,半个月内恢复。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酶学增高。结论:脑心综合征对脑卒中预后影响大,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心脑兼治,提高脑卒中的抢救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适用于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接受的健康教育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精神病人照料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分别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病人所患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康复期社会功能恢复,家庭康复等管理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符合精神病人照料者获得专科知识的需要,对精神疾病康复指导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社区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侯春香 《现代护理》2005,11(13):1003-1004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11.9kPa(90mmHg)。据流行病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高血压病人多达6亿人口,我国高血压人数已接近1亿,且以每年300万的人数逐年增长,而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经诊断需终生治疗控制其病情发展,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目前,许多病人对高血压病的危害以及长期降压治疗的益处还没有充分认识。这种状况的存在成为我国脑卒中(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如果坚持长期治疗便可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发病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3658例脑卒中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主要观察脑卒中患者发病情况与气候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发病率:冬季29.5%、秋季27.6%、春季22.8%、夏季20.1%.昆明地区温差较大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季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春、夏季.按年龄组分析:脑卒中发病率大干65岁组高达56.3%,51~65岁组31.7%,41~50岁组10.2%,小于40岁组1.8%.结论 脑卒中发病率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与血压的变化及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有关,因此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春城昆明四季气温变化没有北方地区明显,但秋季早晚与白天日照时段温差较大,故秋季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春、夏季,冬季发病率最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48h内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使临床医生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4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次头颅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61例和非血肿扩大组179例。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血压、血肿部位及形态、酗酒、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入院时意识状态(Glasgow昏迷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是否早期使用甘露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组61例,未扩大组179例。血肿扩大组中6h内发生53例,6~24h内6例,24~48h内2例。脑出血早期(6h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最高22.1%,6~24h内发生率下降2.5%,24~48h内仅为0.83%。血肿扩大与收缩压过高(>200mmHg)、血肿体积较大(大量脑出血)、形态不规则、靠近脑室旁(如丘脑、壳核或脑干)、酗酒、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及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关。血肿扩大组患者NHISS评分较非血肿扩大组高,Glasgow昏迷评分水平较非血肿扩大组低。结论脑出血48h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5.42%,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与出血时间、高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及凝血功能障碍、酗酒、意识障碍、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8.7 kPa(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11.9kPa(90 mmHg).据流行病统计数字表明[1],全世界高血压病人多达6亿人口,我国高血压人数已接近1亿,且以每年300万的人数逐年增长,而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经诊断需终生治疗控制其病情发展,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目前,许多病人对高血压病的危害以及长期降压治疗的益处还没有充分认识.这种状况的存在成为我国脑卒中(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如果坚持长期治疗便可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80例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满意度指数(CSIA)。结果:符合PSQI标准的65例患者中,女性49例(75%),男性16例(25%),睡眠障碍与精神状态、抑郁、焦虑、日常生活能力与脑卒中的部位等有密切关系。结论:要改善脑卒中后的睡眠障碍,除了防止脑卒中外,还需患者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适用于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接受的健康教育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精神病人照料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分别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病人所患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康复期社会功能恢复,家庭康复等管理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符合精神病人照料者获得专科知识的需要,对精神疾病康复指导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