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研究和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期特点不同,护理干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阻塞报警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三通人为制造阻塞,记录不同条件下阻塞报警的延迟时间;并分析注射速度、报警界限、注射器品牌及规格是否影响报警延迟。结果:微量注射泵存在报警延迟。延迟时间从几分钟到30min以上;注射速度慢、大规格注射器、报警界限高都会使报警延迟,注射器品牌对报警延迟也有影响。结论: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巡视,避免输液管路阻塞,通过增快注射速度、降低报警界限、使用顺应性差的注射器和延长管等方法,缩短报警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并使原有疾病恶化,是危重患者常见的继发性疾病[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疾病的危重程度越高,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越高.本研究中,我们以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探讨其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相关性,并对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际麻醉护理联盟对麻醉护理人员的定义是:对患者需要麻醉、呼吸护理、心肺复苏.以及其他各项危及生命需要进行复苏救治照顾时。麻醉护理人员提供(或者协助)各项专科护理与麻醉护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麻醉学科快速发展.麻醉工作领域及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工作量大、复杂、紧急,急需护士在围麻醉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目前。麻醉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医师比例超过90%,基本没有护士队伍Ⅲ.与国外差距较大。卫生部第二轮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在麻醉科和苏醒室配备护士。因此,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必须提上日程。本课题通过回顾我国麻醉专科护士学历教育培养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方法,为培养出专业思想稳定、基础知识牢固、工作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麻醉专科护理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重度烧伤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并使原有疾病恶化,是危重患者常见的继发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疾病的危重程度越高,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越高。本研究中。我们以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探讨其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相关性,并对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9年1月~2002年1月,我们应用呼吸机内固定联合肌松剂治疗外伤性连枷胸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22~45岁。均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液气胸。合并胸骨骨折6例,双侧液气胸8例,单侧气胸2例,纵隔气肿1例,失血性休克9例,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期特点不同,护理干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MEBT/MEBO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 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 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证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 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阻塞报警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三通人为制造阻塞,记录不同条件下阻塞报警的延迟时间;并分析注射速度、报警界限、注射器品牌及规格是否影响报警延迟。结果:微量注射泵存在报警延迟。延迟时间从几分钟到30min以上;注射速度慢、大规格注射器、报警界限高都会使报警延迟,注射器品牌对报警延迟也有影响。结论: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巡视,避免输液管路阻塞,通过增快注射速度、降低报警界限、使用顺应性差的注射器和延长管等方法,缩短报警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