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平小切口一针荷包缝合腹膜法行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 1999年行阑尾切除术 543例 ,其中水平小切口 3cm一针荷包缝合腹膜法为 32 1例 ,占 59.1%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2 1例 ,男性 187例 ,女性 134例 ,年龄12~ 68岁 ,平均 31岁 ,病程在 6~ 72小时不等 ,2 4小时内 2 79例 ( 86.9% ) ,伴发烧 12 4例 ( 38.6% ) ,均低于 38℃ ,除 19例坏疽性阑尾炎外 ,其余均为单纯性阑尾炎及少许脓液改变。手术方法 :常规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平卧手术台上右臀部垫高 10~ 15cm ,便于手术中寻找阑尾。切口定位以压痛点为中心水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切口长 3cm。结扎出血点 ,沿…  相似文献   
2.
急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常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不断完善,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但急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急诊检查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采用日常室内质控的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急诊检验。因此,了解急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显得尤其重要。1 急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的现状1.1检验人员 日常检验人员专业相对固定,专业基础较为扎实,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及方法了解较深,操作相对熟练,同时工作人员的人数多,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质控意识强,质控手段多;急诊检验人员在多数医院是采取轮流值班,通常只有一人,在操作熟练程度、发现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质控意识和手段等方面不如日常固定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银材料应用于医学历史悠久,主要利用其组织相容性。其实,有许多实验资料表明,金属银离子可以杀灭活的细菌繁殖体,在工业上,金属银离子作为消毒剂,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我们按这一理论依据,将金属银做成环治疗包茎,应用于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我们对金属银体外杀菌作用的观察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手术后小肠套叠的发病机理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小儿腹部手术后小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结果:本病非常少见,梗阻时间多在术后1周内,容易延误诊治.结论:小儿腹部手术后小肠套叠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B超常规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明确诊断后及时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术期治疗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84-18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围术期注意问题,以提高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2006~2010年实施的3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治愈34例,死亡2例,1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家属放弃抢救治疗,死亡率为5.6%;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腹腔感染、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15例,心律失常6例,无一例胆漏发生,24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早期正确诊断,积极的术前准备,把握好手术时机,依据损伤控制理论,采用正确手术方式和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预防医学卫生人员的现状及继续医学教育情况,随机专题调查北京市8区县预防医学机构(疾控中心和医院保健科)卫生人员。结果显示:继续教育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对今后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单纯口服美多巴对照来评价粗针身柱穴平刺结合美多巴口服治疗帕金森病肌僵直的临床疗效,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寻求一种效佳、安全、简单、实用的中医疗法。[方法]按统一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6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美多巴组和粗针组。其中美多巴组30例,粗针组31例。美多巴组继续服用美多巴1次125mg,1日4次;粗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粗针身柱穴平刺治疗,每周3次;治疗周期为三个月。分别于疗前、疗后30天、疗后90天和180天回访时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和UPDRS附表评分(UPDRS中与肌僵直有关的16项评分),评价其肌僵直症状改善情况,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结果]组内比较,粗针组的两个评分量表在疗后30天、疗后90天及180天回访时与疗前相比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美多巴组在疗后30天、疗后90天及180天回访时,评分与疗前相比评分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在疗后30天、疗后90天及180天回访时,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粗针身柱穴平刺加口服美多巴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僵直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美多巴,说明粗针治疗可有效改善并延缓帕金森病肌僵直症状的进展,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睛明(双)、阳白(双)、四白(双)、瞳子醪(双)、风池(双)等穴位治疗,对照组予局部滴萘敏维滴眼液。疗程均为20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和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视疲劳优于萘敏维滴眼液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侯宏  高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8):2486-2487,2489
目的了解南京市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7 325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 325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2 353例,检出率为32.12%。其中1~2岁组的检出率最高(43.51%),与其他年龄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2、1月的检出率分别为52.20%、46.98%、46.59%,与其他月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9.06%,非疫苗组轮状病毒检出率38.7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病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6月龄至小于3岁的婴幼儿,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