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人坐高身高指数的规律。方法:按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育研究会规定的方法,测量男性321名,女性324名成人的坐高和身高,每5周岁为一个年龄组,男女各10个年龄组,结果:坐高身高指数均值曲线在男性21-30岁,女性21-35岁年龄组呈递增趋势,提示成年人QD在此年龄组躯干仍存在生长的可能性,在男性56-70岁,女性61-70岁年龄组呈递减趋势,提示成年人在此年龄组脊柱在逐渐缩短,男女两性的指数曲线在30岁左右形成一个交叉点,在此交叉点前女性低于男性,交叉点之后男性低于女性,成人坐高身高指数均值显示男女两性均属躯干均衡型,结论:成年人坐高身高指数具有阶段性递增,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睡前和晨服阿司匹林在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从门诊和查体人群中筛选未经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00例,按随机原则均分为5组.组1为改善生活方式;组2为组1+晨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3为组1+睡前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组4为组2+晨服达爽5 mg;组5为组3+晨服达爽5 mg,连续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血压监测,留取各项化验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组1、2、3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动态血压监测趋势亦无明显改变;组4、组5收缩压和舒张压则较治疗前及组1、2、3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 h动态血压监测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阿司匹林在睡前服用是安全可行的,与晨服比较,有助于降低血压.在合并服用ACEI类药物降压时,不同时间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降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并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972年,Rubler等[1]在DM患者中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无显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却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考虑是一种特异心肌病存在。1974年,Hamby等[2]通过研究,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概念。DCM是DM引起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所致的心肌广泛局灶性坏死。早期通常表现为心肌顺应性降低和舒张期充盈受阻为主的舒张功能不全,晚期以收缩功能不全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脑梗塞病人为对象,观察氏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66例脑梗塞病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激光组为80.5%,对照组为57.9%,有显差异,P<0.05。血粘度及血脂降低水平,两组对比,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ILLLI对治疗脑梗塞有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的陈旧性心肌梗塞(myocardia linfarction,MI)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方法】对比97例糖尿病患者和6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结果】糖尿病组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比为1.78%(95%CI,1.72~1.83),非糖尿病的陈旧性MI组风险比为1.81%(95%CI,1.73~2.01),两组风险比无差异(P〉0.05)。两组全因病死率相似,其结果分别是1.33%(95%CI,1.30—1.35)和1.31%(95%CI,1.25~1.34)(P〉0.05)。【结论】心血管风险在3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的陈旧性MI患者中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线粒体凋亡通路及线粒体DNA修复酶OGG1与SAP腺泡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行开腹术,n=10),SAP模型组(SAP组,胆管逆行性注射牛黄胆酸钠制备SAP模型,n=10),白藜芦醇治疗组(Res组,SAP模型制作成功后,注射白藜芦醇溶液,n=10).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caspase-3,-9活性,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线粒体DNA 8-氧鸟嘌呤(8-oxodG)含量,罗丹明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色素C释放及线粒体OGG1蛋白表达,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Res组与SAP组比较,血清胰淀粉酶、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OGG1蛋白表达量及胰腺病理损害评分显著降低(4761.98±501.45 vs7428.91±526.49,18.42±2.04 vs 22.01±2.93,73.97±6.49 vs 159.46±12.85.5.74±0.95 vs12.95±1.54,均P<0.05).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线粒体DNA8-oxodG含量及caspase-3,-9的活性显著升高(19.63±2.07 vs 12.45±1.93,174.31±15.93 vs100±0.00,0.0590±0.074 vs 0.0336±0.0061,2.37±0.35 vs 1.95±0.19.2.07±0.25 vs 1.62±0.15,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下调胰腺腺泡细胞线粒体DNA修复酶OGG1,增加S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以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害,对SAP具有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冠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堵股动脉穿刺部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87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血管闭合器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传统徒手压迫方法止血.术后通过临床表现及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血管闭合器用于封堵股动脉穿刺部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性.结果 2组间止血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97.6% vs 100%,P>0.0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管闭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术后制动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用于临床封堵股动脉穿刺部位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大鼠代谢改变与糖尿病心肌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1)观察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代谢的改变 ;(2 )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形态的变化 ;(3 )探讨糖尿病大鼠代谢改变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的对象为Wistar大鼠。所有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均大于 16 7mmol/L。为探讨糖尿病心肌病与大鼠代谢改变的关系 ,将大鼠随机分为 6w组和 12w组 ,6w组和 12w组又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组实验结束时测定下列参数 :代谢控制情况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 )、血流动力学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 ;把左室重量 /体重(即心系数 )作为反映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肥厚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结果 :(1) 6w和 12w时 ,糖尿病对照组心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2 )糖尿病组大鼠发生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 (P <0 0 5 ) ,糖尿病组大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糖尿病对游离脂肪酸水平无影响。 (3 )血流动力学各指标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 )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糖尿病心肌病的典型特征之一为左室肥厚 ;(2 )本实验中 ,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有关 ;(3 )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肥厚非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伴有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685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按入院时静息心率分为4组,A组心率<60次/min,B组心率60~70次/min,C组心率71~90次/min,D组心率>90次/min。分析各组患者在1年内的死亡率。【结果】1年内A组全因死亡率为10%,B组为18%,C组为20%,D组为35%(P<0.0001)。【结论】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伴有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因此静息心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运动训练对心室重构及左室泵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对细胞外间质的作用及可能通路.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心梗对照组(AMI-Sed组,n=10)和心梗+运动训练组(AMI-Ex组,n=10).结扎冠脉建立AMI模型,AMI-Ex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术后9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胶原容积分数,测量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量及细胞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量.结果:与AMI-Sed组比较,AMI-Ex组胶原容积分数、右心室心脏重量指数、肺含水率和左心室压力负最大值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压峰值及左心室压力变化速度正负最大值显著升高(P<0.05).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Ang Ⅱ含量、NADPH活性及MMP-2与NF-κB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运动训练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室泵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NADPH氧化酶-ROS-NF-κB-MMP-2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