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肝脓肿是糖尿病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发病率渐增高。为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制定完善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而作此文。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因间断黑便20 d入院.患者于20d前曾多次出现黑便情况,排便2次,量共约200 g,并出现呕吐1次,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2d后转至正常;2 d前开始排柏油样便2次,量共约300 g,伴有头晕心慌.入院时血压95/63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13次/分.腹部无压痛.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73 g/L.给予止血、输血,禁食、静脉营养等治疗.病程中无明显腹痛,无反酸暖气,无发热.既往于5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全切除、双侧卵巢切除术;3年前因子宫内膜癌复发,肿瘤侵犯十二指肠水平段,于外院行复发肿瘤切除、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术后行放疗(因在北京肿瘤医院放疗,具体次数及剂量不详)等综合治疗.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右侧髂窝可见-3.0 cm ×2.5 cm转移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F-кB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多脏器损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人参二醇皂苷(PDS)对SAP多脏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SAP组、PDS组三组,每组8只。除SO组外,其余两组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各组造模6 h后处死,经下腔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炎症介质的检测;取各组大鼠肝、肾、小肠组织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кB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AP组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SO组(P〈0.05),SAP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PDS组BUN、HCT、RBC明显低于SAP组(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AP组NF-кB在肝、肾、小肠组织中均高表达,向核内迁移,而PDS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NF-кB促进炎症介质TNF-α、IL-6的表达,介导了SAP多脏器损伤的发生发展;PDS有减轻SAP多脏器损伤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共119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式 Roux-en-Y吻合病例资料,行相关临床观察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围手术期胃液pH值监测均<7.0,上消化道造影见输出袢蠕动良好,无造影剂淤滞或反流,无胃瘫综合征出现,术后6 d及3个月30 min造影剂完全排空比例分别为73.1%、82.7%;术后3个月反酸和残胃炎占比分别为6.7%和32.4%。结论 非离断式 Roux-en-Y吻合可有效地改善毕Ⅱ式吻合的碱性反流并预防Roux-en-Y淤滞综合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至胃肠道常见的部位为小肠结直肠肛门,同时转移至小肠、系膜淋巴结及颅内者未见文献报道.本例恶性黑色素瘤伴有系膜淋巴结转移及脑转移,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颅内肿物与小肠及系膜淋巴结肿物颜色质地不一致,术后病理对确定腹部及颅内肿物来源至关重要,患者病史对鉴别原发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7.
8.
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妈妈,孩子因腹泻来就诊,当问到宝宝用过药没有,她会急切地告诉你三四种药名,甚至有的妈妈干脆把家里的药全拿来了,最多的有五六种之多;再问是怎样给孩子服用的,答案差别很大,有的尚合理,有的则不合理,或者不科学,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9.
AQP-1蛋白在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就水通道蛋白AQP-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肠恶性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4 1例大肠癌患者和 8例胃肠道非恶性病变手术患者的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结果  8例胃肠道非恶性病变手术患者、8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CK19mRNA无阳性表达 ;4 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 :单次外周血采样CK19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1 5 % ;两次采样总阳性率大肠癌患者为 6 5 9% ,外周血重复采样阳性率高于单次采样 (P <0 0 1)。DukeC、D期患者CK19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B期 (P <0 0 5 )。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 19mRNA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可以作为检测大肠癌微转移的指标并指导其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