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孕妇或产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以后,自述耻骨联合上方或者髋关节疼痛难忍,压痛阳性但表面无红肿,严重者不能站立行走,此时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不要以为是产妇娇气。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发生3例耻骨联合分离,其中1例为产前耻骨联合分离,2例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3例为产妇前诊断均属头位(一例为右枕前,二例为左枕前),产前检查骨产道均无异常,耻骨弓角度>90°,3例产妇均为自然分娩,婴儿体重最大为3700g,最小为3600g。3例产妇骨盆正位片诊断,耻骨联合轻度分离。骨盆是由耻骨联合在一起的,耻骨联合是由纤维骨和上耻骨韧带和下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原癌基因 C-met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 C-met的表达水平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 C-met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显示 ,C-met在上述三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 C-met表达水产平高于退化期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单药化疗,顺铂40mg/m2,每周1次,共增敏化疗4-6周;治疗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单药化疗,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并同时给予康艾注射液,60ml,1次/d,至放疗结束2周后停止。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观察2组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个月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有效率为55.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0.6%,对照组改善率为32.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贫血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余瑛  张群贵  刘联斌 《江西医药》2007,42(6):556-558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患者TSGF及SCC同时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SCC检测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方法,TSGF测定采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对84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TSGF与SCC进行检测.结果 血清TSGF及SC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9.0%,明显高于各个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3.6%、51.2%,P<0.01).血清TSGF及SCC含量与分期有关,血清SCC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定期联合监测血清TSGF与SCC可为临床观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情变化、严重程度、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Summ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cl-2, Bax, Fas, caspase-3 and development of hemangioma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was detect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lliken in combination with PCNA expression, 27 cases were identified as proliferating hemangioma and 22 cases as involutive hemangioma. Five normal skin tissues around the tumor tissue served as controls.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Bax, Fax and Caspase-3 was detected. The cells expressing Bcl-2, Bax, Fax and cappase-3 were identified as hemangioma endothelia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Ⅷ factor. The average absorbance (A) and average positive area rate of Bcl-2, Bax, Fas and caspase-3 expression were measured by using HPIAS-2000 imaging analysis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Bcl-2 in the endothelia of proliferating hemangi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t in involutive degenerative hemangioma endotheli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 of normal skin tissue (P〈0.01). The expression of Bax, Fas and Caspase-3 in the endothelia of involutive hemangiom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in the endothelia of proliferating hemangioma and normal skin tissue (P〈0.01). The expression of BAx and Fas in endothelia of proliferating hemangioma was higher than in those of normal skin tissue (P〈0.05). It was suggested that Bcl-2, Bax, Fas and caspase-3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volution of hemangioma. Bcl-2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hemangioma by inhibiting apoptosis of endothelia. Bax, Fas and caspase-3 promote the switch of hemangioma from proliferation to involution by inducing the apoptosis of hemangioma endothelia.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的特定细胞阶段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 从美国NIH引进SPF级fgfr1条件性基因敲除(fgfr1flox/flox)小鼠,进行饲养、繁殖和PCR鉴定;fgfr1flox/flox小鼠与在成熟成骨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OC-Cre小鼠交配,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一个基因拷贝的杂合子小鼠;杂合子小鼠之间交配,或者杂合子小鼠与fgfr1flox/flox小鼠交配,可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基因的小鼠fgfr1△/△/OC-CreTG/ .结果 成功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结论 成功引进fgfr1flox/flox小鼠,应用合理的基因条件性敲除繁殖策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基因敲除小鼠.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选取105名2003年入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随机编为3个班,每班35人,前2班采用PBL教学法,后1班采用传统讲授法(LBL),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两次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自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结论PBL教学法优于传统讲授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5-FU)使用微量泵持续滴注192h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行持续192h滴注5-FU方案治疗.3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行常规滴注5-FU,第1~8天方案治疗,对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持续滴注组有效率为51.4%,常规滴注组有效率为2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常规滴注组毒副反应较持续滴注组发生率高,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结论 持续滴注5-FU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滴注;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滴注.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并假Bartter′s综合征尚未见报导,现报告1例及文献复习。 女某,30岁,农民,已婚。因双下肢浮肿,少尿3年于90年8月30日入院。感乏力、腹胀。否认使用利尿剂史。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查体:BP17/11kPa,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心肺(一)。主要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蛋白6.5g,尿钾25.6mmol/L,尿糖100.8mmol/24h,尿渗透压448mOsm/kgH_2O,血浆白蛋白18g/L,球蛋白31g/L,血钾1.9mmol/L,血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