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RP与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就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40例,重症感染组18例,同期选取18例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CRP和PCT的含量,确定CRP和PCT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和诊断分界点,统计新生儿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与阴性的预测值,并对新生儿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组新生儿在入院24h内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症感染组的指标水平最高;治疗72h后,三组新生儿的指标水平数值均有所下降,其中重症感染组下降较明显,CRP和PCT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CRP诊断灵敏度为66.67%,特异性为72.5%;PCT的诊断灵敏度为55.56%、特异性为87.5%;重症感染组住院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5.00±4.50)d,明显长于感染组(11.35±3.2)d;重症感染组新生儿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明显长于感染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PCT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根据检测结果早期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感染,预防病情的发展,可以推荐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重症监护病房(ICU)复苏治疗对全麻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收治的82例术后入ICU救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即时转入ICU患者47例,为治疗组;术后回普通病房3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机械通气、循环支持、镇痛镇静、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制酸、止血、利尿、床旁血液滤过等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率、致残率3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病死率、并发症率、致残率3项指标均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ICU复苏治疗能够降低危重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一种直接经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其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持套管内管通畅,如果护理不当可使分泌物增多、干燥结痂阻塞内管而影响呼吸,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翼状胬肉切除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与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析比较评价疗效.将106例(11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0例(59眼)行翼状胬内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56例(59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球结膜充血状况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术后2年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球结膜充血持续时间比较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组2例(2眼)复发,复发率为3.45%,B组8例(10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56例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行胆囊切除术3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18例,胆囊大部切除术2例。治愈54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积极手术结合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及处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4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明杰  王萍  王坤  韩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4):2108-2108,2110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者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4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3例同期住院的非支原体性肺炎患儿同时测定hs—CRP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hs—CRP阳性率(35.6%)低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hs—CRP阳性率(58.1%)。结论联合测定hs—CRP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和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 RNA 干扰技术靶向沉默 A20 基因,对MCF-7细胞株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A20基因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方法 人工合成靶向A20基因的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 NC) siRNA序列,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导入MCF-7细胞株,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Annexin V、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实验和 Transwell 细胞迁移实验研究沉默 A20 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结果 靶向沉默A20基因表达能够有效抑制MCF-7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结论 A20基因在MCF-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20基因可能是针对乳腺癌抗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典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性质,提高对不典型颅内出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2004年128例头颅CT确诊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选取不典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不典型颅内出血43例,占新生儿颅内出血33.59%,43例不典型病例中,有窒息史 35例,早产38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9例,嗜睡并肌张力低下12例,嗜睡并肌张力增高9 例,单纯肌张力降低者8例,单纯肌张力增高者7例,单纯痛苦面容并肌张力增高4例,单纯嗜睡者 2例,无症状体征1例。结论不典型新生儿颅内出血往往临床表现较少,而且表现似乎是轻症, 易漏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80例重度窒息儿分成两组各90例,分别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早期给予苯巴比妥,对照组除了不用苯巴比妥外,其它治疗与预防组相同。抽搐时给予安定或水合氯醛止痉。结果:预防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重度HIE发生率及颅内出血均显著降低。结论:苯巴比妥可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