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PKR)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SLE临床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患者、40例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实时定量PCR检测所有受试者PKR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ΔCt代表PKR mRNA的起始拷贝量。结果 (1)SLE患者PKR mRNA起始拷贝量(14.69±7.62)高于非SLE患者(5.09±4.73;P=0.012)和健康人(4.79±3.49;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15分的SLE患者PKR mRNA起始拷贝量为22.57±2.61,明显高于SLEDAI≤4分(8.85±2.17;P=0.000)和SLEDAI 5~14分的SLE患者(12.94±2.41;P=0.000)。(3)有狼疮肾炎的SLE患者PKR mRNA起始拷贝量(16.85±7.32)高于无狼疮肾炎的SLE患者(8.35±2.04;P=0.034)。(4)SLE患者PKR mRNA起始拷贝量与SLEDAI、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血清HDL-C呈正相关(r=0.32, P=0.000;r=0.46,P=0.000;r=0.21,P=0.000;r=0.21,P=0.022),与Hb、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22,P=0.035;rs=-0.21,P=0.02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KR基因表达上调,且在重度SLE患者中更明显,提示PKR基因可能与狼疮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体类要》是一部关于伤科损伤内外治法的专著,其中小柴胡汤运用广泛。笔者对其中运用小柴胡汤的病案进行剖析,提出在伤科临床中只要符合小柴胡汤证病机的病证都可以运用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3.
<正>臀上皮神经炎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走行的各固定点受牵拉和卡压而引起的腰、臀、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占临床常见腰腿痛病40%~60%。该病治  相似文献   
4.
余文景  梁翼  李敏  吴晓惠  沙湖 《四川医学》2013,(12):1809-1812
目的 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加常规抗风湿治疗54周,对照组予常规抗风湿治疗54周.运用DAS28及Lequesne指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8周、36周、5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在治疗前与治疗后54周,运用NOYES关节软骨评价系统对两组患者受累膝关节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①Lequesne评分:试验组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第18周(10.7±1.9:12.6±2.2)P〈0.01;第36周:(9.7±2.0:12.4±1.8)P〈0.01;第54周(9.0±1.6:11.3±1.4)P〈0.01;②NOYES分级:在治疗54周后,试验组NOYES关节软骨分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③DAS28: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DAS28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④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运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并联合抗风湿药物,能有效地缓解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抗骨增生片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8月选取90例KOA患者,按关节面改变部位归入A组(髌股关节面改变)、B组(胫股关节面改变)、C组(全关节软骨改变),每组30例。均予以盐酸氨基葡萄糖、抗骨增生片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等指标及评分。结果①3组比较,A组疗效高于B、C组(P<0.05);②A组与B、C两组在平地行走20 m疼痛评分、关节压痛度评分和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和B、C两组在患者自我疗效评价、医生疗效评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在治疗12周后血液血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表学意义(P<0.05);B组则在CRP、IL-6、TNF-α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C组仅在CRP、TNF-α较前有差异(P<0.05);⑤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抗骨增生片治疗髌股关节面改变的KOA疗效优于胫股关节改变,且治疗方案可行、安全、优效。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血清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伴有骨髓水肿的膝骨关节炎(KO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KOA患者331例,根据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分为骨髓水肿组(172例)和非骨髓水肿组(159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症状、骨关节指数( WOMAC)评分,并同期检测其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炎症指标水平与骨髓水肿发生程度及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r=0.24,0.38;关节液r=0.20,0.29;P均<0.05);IL-6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血清r=0.31,P<0.05;关节液r=0.33,P<0.05).②KOA伴骨髓水肿组内,血清及关节液IL-6和TNF-α水平较KOA不伴骨髓水肿组高(血清F=8.139,7.172;关节液F=9.201,7.001,P均<0.05);③血清及关节液IL-6,TNF-α水平与KOA伴发骨髓水肿容积积分(血清rs=0.27,0.26;关节液rs=0.29,0.32;P均<0.05)和程度积分(血清r,=0.29,0.27;关节液r,=0.29,0.31;P均<0.05)呈正相关;④血清及关节液IL-1β,IL-6,TNF-α在伴有滑膜炎组的KOA中明显升高(骨髓水肿组血清F=3.931,5.866,5.514;关节液F=4.211,5.202,5.972;P均<0.05.非骨髓水肿组血清F=3.513,3.114,7.112;关节液F=3.722,3.965,8.891;P均<0.05).结论 IL-1β,IL-α,TNF-α在KOA伴有滑膜炎时明显升高,在KOA伴骨髓水肿时尤以IL-6,TNF-α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及关节液白介素(interleukinIL):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TNF-α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病人100例,同期纳入骨关节炎(OA)病人100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症状,VAs评分,并同期检测其血清和关节液IL-1β、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炎症指标水平与GA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GA组较OA组血清尿酸,关节液尿酸,尿尿酸、IL-1β、IL-6、TNF-α较0A组高;②G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IL-1β与病程、入院时VAs评分、关节液尿酸及血清尿酸水平均呈正相关;③GA组血清及关节液IL-6与病程、入院时VAS评分、关节液尿酸及血清尿酸水平、CRP、ESR呈正相关、与股骨颈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④血清及关节液TNF-α与关节液尿酸、血清尿酸呈正相关;⑤GA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IL-1β、IL-6、TNF-α与入院时差值与VAS评分差值、关节液尿酸差值及血清尿酸差值呈正相关;⑥血清IL-1β差值与血肌酐差值呈正相关,血清IL-6差值与CRP差值、ESR差值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及关节液IL-1β、IL-6、TNF-α“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明显升高,并与关节液、血清尿酸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敏  梁翼  余文景  沙湖  赵琛  吴月  吴彦  吴晓惠 《华西医学》2012,(12):1764-1767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醋瑞因在伴有骨髓水肿(BME)的膝骨关节炎(KOA)中的疗效评估。方法依据MRI检查结果,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院60例伴BME的KOA患者随机分入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B组(口服双醋瑞因)、C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双醋瑞因),每组各20例;另纳入同期30例不伴BME的KOA患者30例为D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双醋瑞因)。完成标准方案后24周,随访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评分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4组在20 m步行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压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在BME改善方面,C组容积积分和程度积分均优于A、B两组(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治疗24周后4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醋瑞因能有效改善伴有BME的KOA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促进BME在影像学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