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部分人群机体抵抗力下降,在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真菌感染日趋增多。为了解本市真菌在妇科中发病情况.以及酮康唑对酵母样真菌敏感性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水肿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临床上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水和钠的异常潴留。及时消除水肿在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或利尿剂组合,较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吲达帕胺为非噻嗪类强效利尿降压药,具有利尿和钙通道阻滞作用,治疗量(2.5mg/d)能产生轻微而短暂的利尿作用。我们对36例全身性水肿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发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为NMO急性发作的患者以甲基泼尼松龙1000mg/d,静脉滴注3d;随后以甲基泼尼松龙一日80mg,静脉滴注3d;随后改用泼尼松片剂口服,在一个月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采用Barthel指数对入院第3天和治疗后第15天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近视力表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17例疗效显著,占80.9%;4例无效。人院第3天与治疗后第15天的Barthel指数总评分相比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治疗后视力显著改善。结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对NMO急性发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因子(RheumtoidFactor,RF)是一种抗变性的IgG抗体,可在自身性免疫性疾病中检出。RF与乙型肝炎关联性如何?笔者统计了我院叨例乙肝患者的RF因子测定结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均为我院近三年来的住院病人,经临床确诊的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慢性活动性乙肝和慢性迁延性乙肝)患者。共90例。1.2方法:采用胶乳凝集试验,按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2.结果:90例乙肝患者RF测定结果见表1。3.讨论3.l从表1中可以看出乙肝病人RF阳性率可达35.56%。其中慢活肝高达68…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胺碘酮微泵输注与常规静脉推/滴注用于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胺碘酮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抢救成功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微泵输注的21例为治疗组,常规静脉推/滴注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先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或微泵输注,若未转复,治疗组给予胺碘酮300mg微泵输注,对照组给予胺碘酮300mg静脉滴注,未能转复或心律控制不满意者再追加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比较两组的转复时间,追加用药例数和副反应(静脉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转复时间(30.5±2.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5±4.0)min,P〈0.01;治疗组在追加用药例数和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与常规静脉推/滴注胺碘酮用于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比较.微泵输注的起效快.操作简便.增加用药量少.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6.
杨贞文  潘小华  钟建勤  江勇 《吉林医学》2011,(33):7009-7010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患因素,找出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或情形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43例对照的普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易患因素。结果:通过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调查结果,发现工作超时、生活艰苦、就诊不及时、上呼吸道感染后运动负荷大、机体体质差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或阻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极低位置(地平面)条件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极低位置(地平面)条件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术包括操作者身体自站立位转变为俯卧于地面,确定双膝及双肘关节着地位置,以及实施经口气管插管三个步骤,本研究运用该方法对25例心跳骤停患者施行了紧急气管插管。结果:25例心跳骤停患者在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给予气管插管并全部获得成功,其中1次插管成功21例,成功率为84%(21/25),其余为2次以上插管成功。经现场紧急气管插管后,心肺复苏成功20例,其中1次插管成功病例占95%(19/20),1次插管成功与2次以上插管成功对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熟练掌握极低位置(地平面)条件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术的动作要领,1次插管成功率高,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尤其是在院前急救场合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方法用途广泛,适用于院前、院内的各种急救场合,尤其适合作为马拉松赛事、演唱会等前期急救技能的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发热门诊接诊病例和确诊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为COVID-19早发现、早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探索当前疫情形势下的急诊应对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6日发热预检分诊处分诊的537例临床资料和分诊结果;同时对收住院的7例已确诊的COVID-19患者,就其流行病学资料,入院时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咽拭子+大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热预检分诊处共分诊537例,其中分诊至普通发热门诊469例(占87.3%),均行胸部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炎症37例(占7.8%),全部病例经咽拭子和大便2019-nCoV核酸检测为阴性;分诊至特殊发热门诊68例(占12.7%),其中负压救护车接回41例,确诊6例;自行来院就诊27例,确诊1例,确诊患者占特殊发热门诊患者10.3%。确诊患者均与武汉疫源区有关(包括武汉疫源区居住史或与疫源区人员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咳痰,胸闷,声嘶,鼻塞、咽干,乏力等),入院时病程1~8 d,平均3.7 d;全部患者胸部CT扫描均表现肺部炎症,其中双肺肺炎占71.42%;仅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反应蛋白异常;7例COVID-19患者咽拭子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4例同时伴大便2019-nCoV酸检测阳性,大便核酸检测阳性时间均晚于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1~7 d,平均3.25 d。 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进行急诊快速预检分诊,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体现出接诊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减少误诊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常用于心肌梗塞、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有关LDH及同工酶检查多见于成人,为了了解儿童中LDH及同工酶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粤东医院通过质量管理循环(PDCA循环)改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工作,供其它医疗机构借鉴。方法:自2017年1月开始,使用PDCA循环建立AIS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并定期评估改进效果,需进一步改进的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在第一个循环中(2017年1-9月),共55例AIS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中位数门针时间(DNT)80 min,13例(23.6%)DNT≤60 min,平均恢复率为66.7%。为进一步改进DNT,进行了第二个循环(2017年10-12月),其中16例接受了静脉溶栓,中位数DNT达到59 min,10例DNT≤60 min(62.5%)。结论:我们成功运用PDCA循环建立了成熟的AIS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掌握该方法有利于AIS静脉溶栓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