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7年攀枝花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攀枝花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攀枝花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8365例,死亡18例,年发病率为765.86/10万,病死率为0.22%。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1种、5276例,发病率为482.50/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3095例,发病率为283.36/10万。报告病种发病率(/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为167.18,痢疾为166.54,病毒性肝炎为125.71,流行性腮腺炎为93.29,肺结核为76.54,麻疹为40.28,淋病为33.05,梅毒为22.52,风疹为17.76,猩红热为14.47;艾滋病为1.01。[结论]攀枝花市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发病以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点及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攀枝花市东区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全区累计报告流腮病例1849例,年均发病率为99.29/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56.61/10万、40.61/10万、110.63/10万、113.03/10万、134.70/10万、141.45/10万。2005-2010年各个街办年发病率为40.02/10万-181.33/10万;男性为114.55/10万,女性为82.78/10万;0-4岁为为403.07/10万.5-9岁为1006.85/10万,10-14岁为424.33/10万,≥15岁为11.82/10万。1849例病人中,学生占55.65%,幼托儿童占29.48%,散居儿童占7.14%,工人占2.81%,家务及待业占1.08%。2005-2010年累计发生暴发疫情5起.发病329例,涉及人群平均罹患率为7.54%,均发生在学校。[结论]近年来攀枝花市东区流腮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单纯诱导化疗(n=16)或联合微移植(n=19)的治疗过程及转归情况.结果:微移植联合化疗组14例(73.7%)完全缓解(CR),单纯诱导化疗组6例(37.5%)CR;微移植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11.5 d、16 d,而单纯诱导化疗组则分别为15 d、22 d(P<0.05);微移植组无重症感染及相关死亡发生,单纯化疗组因重症感染死亡3例.结论: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提高了疾病缓解率,降低了化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攀枝花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探索防治的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攀枝花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9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1.43/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有5~7月份和11~次年1月份2个发病高峰.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儿童为高发人群,3~15岁发病率最高.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45∶1,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主要在学生群体.结论 攀枝花市流行性腮腺炎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1982-2007年攀枝花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1982-2007年猩红热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加强猩红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攀枝花市1982-2007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1982-2007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累计发病7 46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23/10万,死亡2人,病死率为0.27%;1982-1985年平均发病率75.38/10万,2006-2007年为12.79/10万;全市5个县均有发病,城市发病率54.81/10万,农村发病率11.22/10万;大约7~8年为一个流行周期,全年均有发病,高峰为每年的夏季,年龄以5~9岁为主,职业以学生居多,其次为幼托和散居儿童.结论 攀枝花市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当前攀枝花市猩红热发病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攀枝花市每年都有流感暴发疫情发生.为及时、规范的对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理,迅速控制疫情,现将2004年攀枝花市流感暴发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别高危场所暗娼STD/AIDS防治需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不同类别高危场所暗娼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防治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不同类别高危场所,填写统一的暗娼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结果 178名暗娼的年龄、文化程度、上月经济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其他性伙伴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不同类别场所暗娼间有差异。暗娼中有一部分吸毒者,即具有双重身份。结论 不同类别场所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不一,提示在安全套干预工作中应根据其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不同类别场所暗娼均需要STD门诊的外展服务和咨询。促进正确的求医行为;在暗娼健康教育中应加入毒品危害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作为吸毒、贩毒的重要地点之一,吸毒人群较多,他们对性传播疾病伎滋病(STD/AIDS)的传播起着促进作用,尤其是女性吸毒人群。现本地有女性静脉吸毒人群(FDU)约300人,她们多无正式职业而从事商业性性工作,了解她们的健康及影响因素,以及在STD/AIDS流行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配合对STD/AIDS的综合干预,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减量米托蒽醌加阿糖胞苷(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6例老年AML病人,予以地西他滨联合减量MA方案[地西他滨20 mg/(m~2·d),d 1~5;米托蒽醌8~12 mg/(m~2·d),d 6~8;阿糖胞苷100 mg/(m~2·d),d 6~8],观察病人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病人中完全缓解(CR) 8例(50. 0%),部分缓解(PR) 3例(18. 8%),总有效率(ORR)为68. 8%。细胞遗传学总有效率为42. 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继发感染,病人经过输血和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均可以耐受。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减量MA方案治疗老年AML在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上均可以获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移植联合地西他滨序贯改良HAG方案与单纯化疗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微移植在MDS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共33例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经微移植联合地西他滨序贯改良HAG方案(21例)和单纯化疗(12例)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微移植组14例(66.7%)CR,单纯化疗组3例(25.0%)CR,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移植组与单纯化疗组中性粒细胞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13 d、15.5 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16 d、18 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移植组1年OS率达90.5%,2年OS率达81.0%,单纯化疗组1年OS率达50.0%,2年OS率达41.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移植组1年PFS率达57.1%,2年PFS率达42.9%,单纯化疗组1年PFS率达 41.7%,2年PFS率达25.0%。结论: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