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术中暂不切除胆囊,先显露胆总管,切开取石、纤维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最后切除胆囊。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12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3~20ml,平均10ml。术后住院时间7~9d,平均8d。术后胆漏1例,保守治愈。21例随访1~34个月,平均21个月,无结石复发和胆系症状。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特殊部位小肝癌患者经皮微波消融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7年3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特殊部位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肿瘤病灶消融治愈率、肿瘤再发生、手术指标、肝功能和并发症。结果手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肿瘤病灶消融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9,P=0.01),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68);两组患者的TBil、ALT和AST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52,P0.001)。结论特殊部位小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肿瘤病灶消融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LCBD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方法(观察组)和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康复期间的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略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3/30)(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安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VP)在复杂性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行复杂性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控制性低CVP技术,CVP保持在1~3 cmH2O,动脉收缩压≥90 mmHg;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操作,CVP保持在6~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快速康复外科(FTS)模式在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于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MDT模式下FT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情况、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3天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第7天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肠梗阻、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MDT模式下FTS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机体恢复,减轻术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为2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暂不切除胆囊,先显露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最后切除胆囊.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10...  相似文献   
7.
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治疗胆道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胆道梗阻病例根据病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方式采用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对照组手术方式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指标及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反流性胆管炎、胆漏、胆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对照组为21.7%,治疗组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肛门恢复排气对照组为2.2%,治疗组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对照组为82.6%,治疗组为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治疗胆道梗阻后术后并发症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简单、省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共为14例(19个病灶)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术。术前行腹部增强CT或B超检查,观察术后并发症、肝功能、AFP等指标,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8例,疼痛10例,无术后出血、胆漏、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残留病灶,术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2例新发病灶,均行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结合了腹腔镜及微波消融的微创特点,患者创伤小,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行,尤其适于突出肝脏表面及病灶邻近胆囊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等指标。结果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8.6%,胆漏发生率为3.4%,术后第一天肛门恢复排气10.3%,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为93.1%。结论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简单、安全、省时,值得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