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4种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别致小鼠血流感染后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和活化T细胞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factor,RANTES)的表达及变化规律,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株的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用蛋白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和PBS对照组感染后0.5 h、1 h、3 h、6 h、12 h、24 h和48 h时LIF和RANTES的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致小鼠死亡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约为8.1×108/m L、9.6×108/m L、8.1×108/m L和1.1×109/m L。细菌入血1 h时血清中LIF的浓度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LIF的峰浓度分别为(51.6±5.0)pg/m L、(73.2±20.8)pg/m L、(7.3±0.9)pg/m L和(6.1±1.2)pg/m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粪肠球菌组、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细菌入血1 h时RANTES浓度明显升高,3 h时升高更明显。且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升高的幅度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组更为明显。达峰值时浓度分别为(1 929.0±25.2)pg/m L、(1 218.1±227.4)pg/m L、(55.7±10.0)pg/m L和(179.2±9.2)pg/m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LIF和RANTES的浓度在细菌入血后1 h即明显升高。感染后的2 d内,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LIF和RANTES浓度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联合检测LIF和RANTES可能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区分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因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伴随其高灵敏度存在的非特异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不同于普通检测方法,该技术的非特异性问题主要由可以指数扩增的引物二聚体(primer dimer,PD)引起。对此,引物设计时使用的中部同序引物对可以从根本上避免PD的产生,从而解决由其引起的非特异性问题。该文从PCR的发展和本质、PCR非特异性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等方面作一总结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在不同病原菌所致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以注射相应剂量磷酸盐缓冲液的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检测各实验组和PBS对照组感染后0.5、1、3、6、12、24和48h时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小鼠后0.5 h时,各实验组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各实验组IL-10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0.5h均明显升高(P<0.05).大肠杆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IL-10的含量在感染后1h达最大值.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感染后3h达到最大值,粪肠球菌组在感染后6h达到最大值,且大肠杆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IL-6和IL-10含量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P<0.05).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L-6和IL-10的含量在此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IL-6和IL-10的含量在4种细菌性血流感染模型早期均明显升高.大肠杆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IL-6和IL-10的含量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联合运用IL-6和IL-10有可能用于区分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种血流感染常见细菌致小鼠血流感染后MIP-1β、MIP-2和IL-12p70的表达及变化规律。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检测各实验组和PBS对照组小鼠感染后0.5、1、3、6、12、24和48 h MIP-1β、MIP-2和IL-12p70的含量。结果 MIP-1β的浓度在细菌入血后1 h时明显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组和对照组浓度分别为(134.5±18.3)、(61.5±15.4)、(3 354.0±809.0)、(6 888.4±1 100.2)和(28.9±4.6)pg/mL;IL-12p70达峰值时的浓度分别为(389.3±118.1)、(127.6±10.0)、(42.2±3.5)、(62.8±8.4)和(4.8±0.3)pg/mL。MIP-1β、MIP-2的浓度在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高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均P0.01),而IL-12p70的浓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中高于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和对照组(均P0.01)。结论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MIP-1β和MIP-2的浓度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IL-12p70的浓度高于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联合检测多种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在预测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菌感染方面有一定价值,且可能为感染早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两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方法使用AX-4280和Hipee S2两台尿检仪分别测定625例尿液常规标本,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符合率。随机选取200例样本,通过尿沉渣显微镜复核潜血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两项检测结果。结果两台仪器室内质控符合率均达100%。临床样本测试结果显示pH值差异百分率均值10%,比重(SG)差异百分率均值1%,其余8项指标一般符合率都大于90%。AX-4280和Hipee S2的RBC测试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计数结果的符合率分别达81.0%、84.0%,WBC结果符合率分别达72.0%和77.5%。结论 AX-4280和Hipee S2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RBC和WBC两项检测时,还应结合显微镜尿沉渣计数的结果进行临床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建立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血培养后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以肺炎克雷伯菌khe基因、鲍氏不动杆菌OXA基因、肺炎链球菌LytA基因、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ddl基因、大肠埃希菌phoA基因、表皮葡萄球菌2312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铜绿假单胞菌ecfX基因、奇异变形杆菌ure基因序列为模板,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扩增体系并优化。收集临床血培养报阳标本200份,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法鉴定,并与传统血培养方法比较。结果多重PCR法可特异性扩增出10种病原菌目标DNA条带,200份报阳样本目标菌阳性预测值为60.5%,除传统血培养有1份漏检外,多重PCR与血培养法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多重PCR方法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可大幅度缩短临床培养报阳后鉴定时间,其多种病原菌同时检测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MALDI-TOF MS)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血清多肽指纹图谱,寻找差异多肽峰并建立相应的诊断模型.方法 建立ICR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模型,收集血清标本,经弱阳离子交换磁珠纯化,MALDI-TOF MS检测及BioExplorer生物软件分析研究金葡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血清多肽指纹图谱.结果 比较金葡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发现,表达上调的多肽有6个,表达下调的多肽有7个,表达呈先上调后下调的多肽有8个.比较大肠埃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发现,表达下调的多肽有5个,表达呈先下调后上调的多肽有4个,表达呈先上调后下调的多肽有8个.结论 利用MALDI-TOF MS技术和BioExplorer软件研究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血清多肽,可以发现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多肽并有效地建立这两种细菌感染的诊断模型,对于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罗氏Cobas 501和天津果实Hipee M1生化分析仪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样本保存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Cobas 501和Hipee M1两台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19例尿液常规标本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通过混合尿液样本进行不同保存环境以及添加不同防腐剂测试,研究24h尿蛋白样本保存方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台生化分析仪的质控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1%~5.61%和3.25%~5.22%,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两台生化分析仪尿液样本检测结果经回归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符合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991,P>0.05)。尿液样本(2~8)℃冷藏保存、使用防腐剂二甲苯和硼酸在常温条件下保存,24h尿蛋白在各个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bas 501和Hipee M1两台仪器之间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使用硼酸作为防腐剂可用于尿液样本的常温保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