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防暴力技能培训在精神科护士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月由广州惠爱医院防暴小组专家成员和我院防暴小组成员对本院50名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防暴力技能培训。观察培训后6个月(2017年1—6月)的暴力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受伤程度、患者或家属投诉率,并与2016年同期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暴力事件发生率、护士受伤程度明显比培训前降低,患者或家属投诉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防暴力技能培训能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护士的受伤程度,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医护人员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通过对精神科病房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应对方法,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锁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500例解锁精神病人进行护理。结果解锁精神病人比非解锁精神病人护理困难,衰退症状明显。结论解锁精神病人大多由于长期关锁,与外界隔离,精神衰退症状明显,造成护理上困难。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解锁精神病人的特点和病情,进行特殊的护理模式,让这些病人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理社会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予心理社会干预。由精神科医生和护士成立社区干预小组,定期到观察组患者家中随访进行社会功能干预、认知干预、早期预防干预、环境干预等。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复发情况、社会功能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40例,对照组服药依从27例;观察组复发8例,对照组复发22例;观察组参加学习工作41例,对照组参加学习工作28例。结论心理社会干预能够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生活中的应激,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6.
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G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在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丹麦生产的keypointⅣ肌电图仪对96例确诊为特发性面瘫的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ENG、EMG检测,分别记录患侧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的运动传导潜伏期、波幅以及所支配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肌电图情况,并与自身健侧作对比。结果特发性面瘫患者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自身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下降<70%、NCV(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0%、EMG大致正常的轻度患者,3个月内面肌完全恢复,治愈率100%;波幅下降70%~90%、NCV减慢20%~50%、EMG呈部分神经源性损害的中度患者,3个月内大部分可完全恢复,治愈率87.8%;波幅下降>90%、NCV减慢>50%、EMG呈部分或完全神经源性损害的中重度患者,3个月内面肌完全恢复者为50%;诱发电位消失、NCV引不出、EMG呈完全神经源性损害的重度患者,3个月内面肌完全恢复者为25%。结论 ENG和EMG检测对特发性面瘫的神经损伤、面肌恢复等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能对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RIP1/3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分为4组:siRIP组、Nec-1预处理组、阴性质粒转染组和对照组。通过慢病毒转染法分别干涉RIP1、RIP3表达,建立离体TBI损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划伤后神经元存活情况。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敲除RIP1/3,建立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谷氨酸刺激后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 siRIP组及Nec-1预处理组机械性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率高于阴性质粒转染组和对照组。Nec-1预处理组谷氨酸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率高于对照组,而siRIP组存活率与对照组和阴性转染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RIP1和RIP3可能对TBI诱导后神经元死亡有作用,而RIP1抑制剂Nec-1可能对TBI具有脑保护作用。RIP1/3与谷氨酸兴奋毒性诱导细胞死亡无关,而Nec-1对于谷氨酸损伤具有潜在保护作用,并可能存在特异性靶点。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98例CC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1次/d(每晚睡前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TCD参数变化. 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学和TCD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CCCI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