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干预方法对放疗鼻咽癌患者的营养改善效果,为鼻咽癌放疗患者选择最佳的营养干预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01/2014-06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70例,随机分为鼻饲组和肠外营养组,鼻饲组患者在进食困难时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患者在进食困难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等营养指标及发生贫血、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鼻饲组患者放疗后各项营养学指标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P0.05)。鼻饲管组患者贫血、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数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口腔黏膜损害、口腔炎、吞咽痛和口干的发生数与肠外营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营养鼻饲是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综述国内外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s,UEE)风险评估工具相关的原始文献、指南和专家共识。方法 聚焦UEE风险评估工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指南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1日。提取的信息包括作者、年份、国家、适用对象、工具类型、研究方法、主要评估内容和高危临界值。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11篇为基于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的文献,2篇为基于病例对照等定量研究方法的文献,工具类型分为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图和风险预测模型。结论 患者因素和导管因素为UEE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UEE风险评估工具的种类多样,但其信效度仍有待进一步检验,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范围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健  邢燕  徐静静  黄桂玉  伍金花 《现代护理》2013,(23):2829-283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放疗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实施医护一体化、人力资源优化、护士按能力分层管理的护理模式,比较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从医、护、患三方对护理服务现状评价,在护理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专业技能与照护及护患关系方面得分均高于实施前[(7.86±0.61)/(6.12±0.47),(8.42±0.65)/(6.51±0.49),(9.03±0.78)/(6.78±0.52),(9.11±0.80)/(7.21±0.58),(8.15±0.63)/(6.32±0.45),(7.91±0.62)/(5.78±0.4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35,-9.987,-8.538,-16.637,-7.651,-6.876;P<0.05)。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x~2=24.335,P<0.01)。结论在肿瘤放疗病区开展医护一体化、人力资源优化、护士按能力分层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护理服务现状,提高病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作盆腔动脉选择性插管行灌注栓塞治疗。用DDP40~80mg、5-Fu750~1000mg、VCR2~4mg、THP40~60mg,二联或三联用药。其中单纯动脉内灌注化疗3支,动脉内灌注化疗加碘化油栓塞7支,动脉内灌注化疗加碘化油与明胶海绵颗粒栓塞54支,碘化油用量4ml~8ml,单侧最大量不超过5ml,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为1mm×1mm×1mm,用量以供血支动脉栓塞为度。结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87.50%(28/32),灌注栓塞后12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15例行放射治疗,2例作全身化疗,1例作姑息性治疗,2例因各种原因放弃继续治疗,其中放疗后7例再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21例伴出血患者灌注栓塞后全部停止出血,9例伴下腹及下肢疼痛症状全部缓解。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的病例超200万,死亡病例数高达60万以上,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1].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正常组织,放射治疗的同时可产生如放射性皮炎、直肠炎等并发症[2].而近年来,随着直肠保肛手术的增加尤其是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及吻合口技术的普遍应用,导致直肠阴道瘘发生率增加[3] ,同步放化疗和直肠阴道瘘也加剧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针对失禁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形成的共同创面,如何合理利用造口袋收集大便预防感染,同时选择哪种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变化及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影响睡眠质量因素的调查表,对152例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2例肿瘤患者在住院放疗期间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改变,睡眠质量改变≤4分的占138例(90.79%);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依次为:病理因素引起身体不适、担心病情发展、治疗愈后情况、放疗副反应、夜间护理活动影响休息、环境噪音影响、相邻病床问影响等.结论: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下降,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及早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夜班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如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个人方面,如个人情感、角色冲突、睡眠质量、身体亚健康状态等。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及护士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