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结合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单位时间通过左右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法用MRI检查52例非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并对双侧椎动脉(V5近端)及基底动脉中段MRI T1、T2像的血管影进行放大,测量其平均直径作为动脉的内径.用TCD测定其收缩期血流速度(Vs),再由公式单位时间血流量(F)=60SVs/2,计算出各条动脉的F.结果左侧椎动脉F为(122.11±40.50)ml/min,右椎动脉为(88.82±42.58)ml/min;两者的总量为(210.90±57.87)ml/min,基底动脉的F为(123.05±52.84)ml/min.结论用MRI结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是一种比较准确而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及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临床及MPd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MRI特征、治疗及预后。4例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4例中,3例起病前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史,1例病因不详。临床以突发性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胸部柬带感等症状而起病,3—5d内出现双下肢运动和感觉缺失、尿潴留等。4例中,病变发生在颈段脊髓1例、颈胸段脊髓1例、胸段脊髓2例。MRI矢状位:T。W'I脊髓不同程度肿胀,均匀一致增粗,表面光整,病灶境界不清,病变内显示边缘不规则细条状或斑片状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3例中,病变区强化2例呈条片状,1例强化不明显。经皮质激素、抗感染、对症治疗,明显好转3例(肌力Ⅳ级,能行走,大小便功能正常),1例好转不明显(反射活动逐渐恢复,肌力0级,大小便功能障碍)。结论急性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MRI对急性脊髓炎诊断和顸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8岁,因上腹部肿物伴腹痛1年余,2006年1月行B型趟声及MRI检查,示左上腹后腹膜巨大肿块收入我院。病史中无发热、腹泻。查体:体温36.4℃,P84次/min,R20次/min,血压1.58~1.02kPa(116/75mmHg)。腹部稍膨降,左上腹可扪及约13-15cm肿块,质巾等,活动度差,有压痛。肝睥肋下末触及,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t 16多层螺旋CT仪。10mm层厚平扫后,  相似文献   
4.
排粪造影(Defecograph),是对排便异常患者的病因诊断方法。是在病员排粪时对肛门直肠部位作静止和动态的检查,观察排粪时肛门直肠部的功能状态,确定排便异常的原因。国内卢任华于1985年开始此项工作,我们学习他们的经验并参考80年代国外文献资料及有关文献,1989年开展该项工作,至1997年8月已检查病人301例,其中31例施行了手术治疗。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颈静脉体瘤是原发于胚胎期神经构成的副神经节组织肿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类颈动脉体瘤、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颈静脉球体瘤或鼓室体瘤等.颈静脉体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13%,占全身化学感受器瘤的6.5%[1].本研究分析讨论了我院收治的1例较典型病例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B细胞MALT淋巴瘤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可见于肺、乳房、膀胱、眼结膜、肾、肝、皮肤、唾液腺、甲状腺、胸腺,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多数发展缓慢,预后较好。其中低度恶性 B细胞 MALT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且多好发于胃[1]。现将2002年6月收治的经CT、胃镜检查、活体组织标本、组织病理学证实的 1 例胃 B细胞 MALT淋巴瘤报道如下。病例资料 患者,女, 77岁。持续性上腹隐痛,伴纳差、呕吐、体重下降1 个月。体检:慢性病容,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剑突下深压痛,腹平坦,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壁柔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多层螺旋(MSCT)增强扫描特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细胞癌术前MSCT的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中,28例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CT增强扫描特征为皮质期肿瘤增强部分与肾皮质增强相似(可达146~175HU),肾实质期肿瘤内对比剂轻微廓清,肾盂期明显廓清呈相对低密度;4例为颗粒状细胞癌,三期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无增强到轻度增强(CT值38~55HU)。32例肾细胞癌三期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为100%,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6.42%。结论肾细胞癌的MS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对术前肿瘤的诊断和判断肾细胞癌肿瘤细胞的类型、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前影像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探讨影像学对直肠癌病例进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直肠癌63例,进行CT、MR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CT 35例,MR 28例).分析直肠系膜筋膜受累情况、筋膜外淋巴结转移及病灶与肛缘间的曲线距离,结果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 对直肠系膜筋膜受累情况的判断中有2例CT高估,1例MR高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矢状位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肛缘及肿瘤下缘之间的曲线距离.63例中有37例发现系膜内肿大淋巴结,其中19例病理结果无转移均为反应性增生.16例系膜筋膜外发现肿大淋巴结,其中12例病理结果为转移,4例为反应性增生.结论 MSCT及高分辨力MRI对直肠癌患者拟行TME者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诊断卵巢卵黄囊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来源的少见卵巢恶性肿瘤,而双侧者更为罕见,由于发病率低,易被误诊。1病历简介患者,女,24岁。因下腹坠痛持续加重1周,拟诊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于2005年9月4日入我院。2个月前因妊娠后出现腹部持续性胀痛,在外院行中止妊娠术。查体:体温38℃,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右中下腹及右侧附件区分别触及8cm×8cm×9cm和5cm×5cm×5cm包块。右中下腹包块,上界平脐,质硬,活动度差,压痛明显。腹肌紧张、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正常,阴道后穹窿饱满、压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性液体40ml,送检涂片,高倍…  相似文献   
10.
排粪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苏  毛泽庆 《甘肃医药》1992,11(4):252-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