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52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并检测其中泛耐药菌的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下简称甲基化酶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加以证实。结果 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4种AMEs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2″)-Ⅰ],AMEs基因总检出率为92.3%。泛耐药菌中检出1种甲基化酶基因(rmtB)。16株高水平泛耐药菌中rmtB基因的检出率为81.3%。结论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高,其对氨基糖苷类耐药与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2″)-Ⅰ有关;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泛耐药主要与甲基化酶基因rmtB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耐喹诺酮阴沟肠杆菌DNA促旋酶gyr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喹诺酮阴沟肠杆菌30株及敏感株10株,测定其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yrA基因部分片断,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检测gyrA突变情况。结果:30株耐喹诺酮菌株都检测到gyrA基因突变,PCR—RFLP均显示两条不同于敏感株的电泳带,其PCR—SSCP则检测到4种不同于敏感菌的迁徙率条带;而10株敏感菌均未检测到gyrA基因突变。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gyrA基因第83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可能为其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老年院内支气管肺炎2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284例老年院内支气管肺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变迁、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防治老年院内肺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间我院呼吸科老年院内支气管肺感染的临床特点、痰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 284例均有基础疾病,大多数有诱发因素;培养出347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285株(82.1%),革兰阳性球菌48株(13.8%)。大多数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敏感。结论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某些诱发因素下易发生院内肺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多重耐药株增多,合理应用抗生素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是否存在主动泵出机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及2株敏感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聚积动力,比较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聚积量的变化。结果: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和2株敏感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均在5min内达到稳态浓度,耐药菌株细胞内环丙沙星的稳态浓度低于敏感菌株(均P〈0.05),加入CCCP后耐环丙沙星菌株细胞内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较未加CCCP时增加12%-46%(均P〈0.05),敏感菌株加入CCCP前后环丙沙星聚积浓度无明显变化(均P〉0.05)。测试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聚积浓度与MIC值间呈负相关。结论: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可能存在对环丙沙星的主动泵出机制,该机制可能参与了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  相似文献   
5.
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被膜形成及其icaA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了解icaA基因及其表达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5株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刚果红平板试验检测其黏附性,半定量黏附试验检测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形态,PCR方法 扩增icaA基因片段,RT-PCR方法 分析ica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205株表皮葡萄球菌中刚果红平板试验阳性24株,半定量黏附试验阳性22株,28株枪测到icaA基因.半定量黏附试验阳性菌株的icaA基因表达水平呈现高于半定量黏附试验阴性菌株的趋势.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具有一定的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icaA基因的存在及其正常表达是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icaA基因表达尚有其他因索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情况.方法:使用VITEK-AMS60鉴定菌种,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结果:2006~2008年共分离到1018株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位于年分离率的前两位,非发酵菌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而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较高.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升高.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升高,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下降.产酶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为非发酵菌及肠杆菌科细菌,细菌耐药性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种医疗侵袭性操作日益增多,细菌生物被膜感染占医院内细菌感染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后果十分严重.其中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近些年的研究认为,细菌细胞死亡和溶解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对细菌死亡和溶解的调节机制复杂而多样.其中,与真核细胞凋亡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的Cid/Lrg调节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Cid/Lrg调节系统在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并测定其产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分析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用美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IMS6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测定其产ESBLs情况。结果:189例中年龄>60岁者78%,67%有基础病,应用抗菌素者52%,机体免疫力低下者31%。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无特异性。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检出产ESBLs株1株。结论: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有基础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丁胺卡那或环丙沙星可作为治疗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首选药物,阴沟肠杆菌可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故应慎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临床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研究胞外DNA(eDNA)水平差异对表葡菌临床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27株临床分离表葡菌,黏附试验检测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PCR方法扩增icaA基因片段,黏附试验阳性和icaA基因扩增阳性的表葡菌为成膜组,黏附试验阴性和icaA基因扩增阴性的表葡菌为非成膜组,应用浮游培养法和微量板静置培养法检测eDNA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被膜中eDNA的分布.结果 227株表葡菌中黏附试验阳性26株,icaA基因阳性32株.选取黏附试验阳性和icaA基因扩增阳性的成膜组表葡菌20株,黏附试验阴性和icaA基因扩增阴性的非成膜组表葡菌19株,浮游培养2、4、6h后,成膜组菌株的eDNA水平分别为(32.2±10.1) μg/ml、(33.6±11.9) μg/ml、(34.3±10.0)μg/ml,非成膜组菌株的eDNA水平分别为(28.7±8.9)μg/ml、(31.5±11.7) μg/ml、(31.8±l2.7)μg/ml,浮游培养成膜组菌株各时相eDNA水平分别高于非成膜组菌株,但差异尚无显著性(P>0.05).微量板静置培养法成膜组20株eDNA水平为(740.0±264.4) ng/A600,高于非成膜组19株eDNA水平(80.1±31.1) ng,/A6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通过AO-PI荧光染色于CLSM下观察静置培养的成膜株表葡菌Y36,其生物被膜中可见eDNA分布;非成膜株Y26没有生物被膜结构形成,未见eDNA分布.结论 表葡菌临床株具有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eDNA是表葡菌形成生物被膜的重要基质成分,在判断表葡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面微量板静置培养法检测eDNA水平优于浮游培养法.  相似文献   
10.
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staphylococcus epidennidis,SE)是人体皮肤和黏膜上定居的正常菌群之一.随着临床侵袭性操作(如静脉导管、介入治疗和各种植入装置等)增多以及人群老龄化、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器官移植、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化疗等情况的存在,呼吸道感染细菌谱随之发生变迁.表葡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耐甲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