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4.
<正>在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做如下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行走时加剧,沉重感加重2天入院。入院查体:双下肢皮肤青紫,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右下肢浅静脉曲张。影像表现:超声示双下肢股静脉内血栓形成。全腹三期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舌部病灶与病灶周围正常腺体表观弥散系数(ADC)的比值对于舌癌的诊断、病理分级、分期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舌部病变患者的资料,术前行常规MRI及DWI序列扫描,测量瘤体及瘤体周围正常腺体的ADC值并计算出ADC比值,将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舌癌40例,舌良性病灶20例,舌癌对应的ADC比值为-0.13±0.17,舌良性病灶对应的ADC比值为0.09±0.10,二者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9,P<0.05)。②高分化组的ADC比值为0.02±0.07,中分化组的ADC比值为-0.14±0.17,低分化组的ADC比值为-0.26±0.09,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3,P=0.047)。③晚期舌癌组(T3+T4)的ADC比值(-0.20±0.13)低于早期舌癌组(Tis+T1+T2)的ADC比值(0.00±0.17)(t=3.314,P=0.03<0.05),T4与T1及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C比值能够为舌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以及舌癌的病理分级、分期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腺样囊性癌(ACC)是来源于涎腺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占所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 1%,占所有涎腺上皮性肿瘤的 22%[1].本病的特点是肿瘤缓慢而进行性生长,有神经周围浸润和局部复发的倾向,常导致颅面浸润[2].目前关于头颈部ACC的MRI表现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 2017-202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经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WI最大信号强度值与咬肌、脊髓信号平均值的比值(T1-max-SIR)对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腮腺肿瘤的148例患者,其中腺淋巴瘤90例,恶性肿瘤58例,患者术前行常规MRI扫描,测量肿瘤T1WI最大信号强度值与同层面咬肌及脊髓信号强度平均值,计算相应T1-max-SI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二者对腮腺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二者之间的ROC曲线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 与腮腺腺淋巴瘤相比,腮腺恶性肿瘤T1-max-SIR咬肌及T1-max-SIR脊髓均降低(P<0.05),ROC显示T1-max-SIR咬肌及T1-max-SIR脊髓曲线下面积分别约为0.925、0.875,最佳临界值分别约1.600、1.278。ROC曲线DeLong检验结果表明,P值>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T1-m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