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临床输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我院从1993年1月正式开展成分输血,制备和输注的血液成分有浓缩血小板悬液(PC)、浓缩白细胞悬液(BC)、压积红细胞悬液(RCC)、洗涤红细胞悬液(WRC)、代血浆血(BSP)、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共7种,现将我院成分输血的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统计资料:本院普通病房、老干部病房、第二住院部的住院病人以及门诊病人1993年~1994年两年全部用血数据。 1.2 统计方法:每月月底统计全月采血总量,  相似文献   
2.
孕妇IgG抗A(B)效价检测中红细胞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ABO血型不合的夫妇,产前测定IgG抗A(B)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一般要求用丈夫的红细胞作为已知抗原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水平,但现实中常有得不到丈夫红细胞的情况,那么能不能用其他健康人红细胞来代替呢?我们从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对来我院做IgG抗A(B)效价的O型孕妇抽取其丈夫红细胞与其他健康人红细胞进行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 ,所以一个人的血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 ,血型抗原可发生仅属表现型的改变 ,未见有基因型的变异。我院发现 1例由白血病引起的ABO血型抗原改变 ,现报告如下。病人 ,女 2 7岁 ,工人 ,已婚。 2 0 0 0年 7月无诱因出现乏力 ,伴胸闷 ,无胸痛及咯血 ,无发热无鼻衄 ,当时不在意。 15d后发现双上肢及双下肢散在瘀血斑 ,并逐渐增多 ,自觉乏力 ,胸闷加重 ,伴有低热。 2 0 0 0年 8月 1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温3 7 5℃ ,脉搏 92次 /min ,血压 12 5 /80mmHg ,血常规显示RBC3 11× 10 12 /L ,HGB 1…  相似文献   
4.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引发ABO血型抗原改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及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全部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血及全部临床供血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临床成分用血保持稳定,血小板及冷沉淀不仅常用于血液病,同时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手术用血红细胞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手术用血红细胞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愈来愈趋于科学、合理,成分输血不仅是量的要求,随着认识的加深,质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浓缩红细胞输注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丰爱萍朱尊民燕备战杨靖郭建民大剂量联合化疗使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乃至治愈成为可能。但在骨髓抑制期,因粒细胞减少而带来的严重感染,往往导致患者早期死亡。为了促进造血重建,笔者自...  相似文献   
7.
8.
单采血小板输注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然而,随着输注量及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产生机会在增加,输注无效及输注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在增加[1,2].为此,笔者自1998年8月~2000年2月采用单采血小板输注,并观察输注后血小板抗体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2岁。1989年12月9日因患胃底癌住院治疗。既往无输血史、药物过敏史。12月21日上午8时手术。手术顺利,术中输入 O 型同型血300毫升后,伤口创面出现渗血不止。接着又数次从胃管及口腔溢出鲜血约900毫升。又紧急输血600毫升,重新打开腹腔,对手术全过程进行探查,未发现小血管结扎不牢和缝合不严密现象,取出胃内凝血块约200克,缝合关腹观察病情。到夜间22点30分,病人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失血性休克前期症状。应用止血药物无效,术后10小时30分出血量约3500毫升,输血1800毫升,拟定第三次手术探查。血库  相似文献   
10.
痉咳见于顿咳的中期。顿咳即百日咳,足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Ⅻ声。最后倾吐痰沫而止为特征。痉咳一般是从百日咳发病的第二周开始。每次痉咳多出于自发,但有些外因如进食、闻到刺激气味或情绪激动时都易引起发作。本病病机一般为邪毒侵袭,肺失清肃。痰浊阻滞气道,肺病及肝,肝炎上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