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严耀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13-2414
目的:探讨提高末节断指原位缝合成活率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58例76指完全离断指,按范启申末节再植Ⅴ分类,Ⅰ类33指、Ⅱ类29指、Ⅲ类12指、Ⅳ类2指.其中未成年人Ⅰ类7指、Ⅱ类3指.显微镜下探查,无血管吻合条件后原位缝合再植.术后辅助高压氧治疗.结果:本组76指55指成活,成活率72.36%,其中Ⅰ类29指全部成活,成活率87.87%,Ⅱ类20指全部成活,成活率68.97%.其中未成年人Ⅰ类7指、Ⅱ类2指全部成活,成活率90%.成活指大部外形、感觉良好.结论:对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适当处理原位缝合再植,可取得良好疗效,特别是Ⅰ类、Ⅱ类及儿童断指再植,不可轻易放弃.  相似文献   
2.
用VSD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先行清创及VSD治疗,然后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结果全部皮瓣术后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VSD技术可早期控制感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后期良好修复创面,两者结合治疗是足踝部严重损伤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在辅助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溃破型或术后切口感染的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观察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34例胸壁结核患者,均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0 d,其中1例2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海绵,5例1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海绵至病情痊愈,28例未再次更换引流海绵.术后32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部分感染,经换药后治愈,平均随访1年(3~24个月),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辅助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溃破型胸壁结核,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胸壁感染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质量管理在腰椎横突骨折X线片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横突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实施手术治疗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摄片方法上,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检查耗时及诊断阅片耗时,统计两组诊断率,分析重复拍摄率、家属对医师满意度、医师对技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P0. 05),诊断阅片耗时短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诊断率达87. 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 5%(P0. 05);观察组重复拍摄率低于对照组(P0. 05),家属对医师满意度及医师对技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对腰椎横突骨折患者在PDCA管理下实施X线片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效率及满意度,降低重复摄片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关节痛风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11例骨关节痛风结石患者(39个关节)采用痛风病灶清除和刮骨植骨术,术前、术后药物治疗,术后早期行CPM关节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关节畸形矫正,血尿酸下降。1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痛风石复发,手指麻木感减轻。结论对骨关节痛风结石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严耀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282-2283
目的:探讨各种创伤所致手掌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种带蒂皮瓣修复各种创伤所致手掌软组织缺损73例的资料.结果:59例皮瓣完全成活,7例皮瓣部分表浅坏死,7例皮瓣边缘坏死.随访3个月~2.5年,皮瓣外观良好,手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根据手掌软组织缺损情况选用合适带蒂皮瓣早期修复可使手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7.
偏瘫的躯干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BiedexSystemⅡ等速测力装置,对10名偏瘫患者的躯干屈伸功能进行评测。结果显示偏瘫患者的躯干屈伸功能严重障碍,尤其是前屈肌(腹肌)运动功能障碍(屈/伸比值<1).康复治疗后,躯干的屈伸运动功能显著提高(P<0.01);整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总积分)也有显著提高(P<0.01).提示在偏瘫的康复训练中,躯干功能的再训练和再获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末节断指再植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1],但末节再植指的回流问题仍是影响再植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利用动脉分支回流解决末节断指再植静脉回流问题,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双功能融合蛋白hIL-15-SA的发酵及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发酵罐高密度发酵hIL-15-SA工程菌,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及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产物,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以及细胞锚定试验检测双功能融合蛋白hIL-15-SA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以3%的接种量,pH值为7.2发酵可得到湿菌47 g/L,21.15 g/L包涵体。经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为97%。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表面锚定修饰试验表明,经纯化复性的hIL-15-SA融合蛋白具有双重生物活性。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高产量、高纯度的hIL-15-SA双功能融合蛋白,为后续的体内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