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芳  丛莘 《护理研究》2005,19(28):2576-257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对52例骨性膝关节炎病人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并给予活动与功能锻炼指导,将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病人疼痛程度、晨僵、肿胀、日常步行活动能力以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分级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结合活动指导及功能锻炼治疗骨性膝关节炎,能够快速缓解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改善步行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临床观察痛消片(NM21S)对疼痛症状的上痛作用。方法 采用痛消片(NM21S)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3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等级程度、等级积分的变化以及止痛效果。结果 治疗后的疼痛积分均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痛消片(NM21S)对疼痛的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 痛消片(NM21S)对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在门诊工作中,我用针刺加走罐治疗53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3例均为1995年门诊患者。男21例,女3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6岁,35~55岁的45例,占85%;病程1年以内12例,1~3年31例,3年以上10例。其中颈神经根型41例,椎动脉型11例,脊髓型1例。治疗方法1.针刺方法取穴主穴取百会、大椎、新设、百劳、肩井。头晕头痛者加风池;上肢麻木疼痛者加肩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采用穴位埋线法,对肥胖病人进行减肥干预治疗时,发现随体重下降,血脂水平也得到改善.为观察穴位埋线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我们对63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和口服脂必妥药物治疗,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倩  丛莘  熊家轩 《新中医》2005,37(6):64-6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穴位埋线(主穴:中脘、水分、天枢、大肠俞、梁丘、公孙)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脂必妥口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血脂指标的变化。4周为1疗程,共治疗2 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1%,对照组为7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各项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减肥降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丛莘  方莉 《中国针灸》2005,25(6):401-40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为标准选取25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用电针配合走罐治疗4个疗程共20次,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25例患者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能在早期控制症状,改善不良情绪,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脉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血管重构,是指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形成机制为血液动力学的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及细胞外基质的调节等引起VSMC的增殖、凋亡与重塑。它既是高血压状态下机体的适应性行为,又是高血压病持续恶化的病理学基础。故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并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还应着眼于逆转高血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血管重构 是指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形成机制为血液动力学的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及细胞外基质的调节等引起VSMC的增殖、凋亡与重塑[1].它既是高血压状态下机体的适应性行为 又是高血压病持续恶化的病理学基础.故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并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 还应着眼于逆转高血压血管重构(VR).ATⅡ是影响VR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重要血管活性物质 通过增高蛋白激酶C(PKC)活性诱导多种生长因子(PDGF、TGF-β等)的基因表达 使上述生长因子合成增加 并通过此途径影响VSMC外基质的构成和VSMC的生长、增殖及表型转换 从而进一步影响血管的组织结构.[2]TMN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验方.本实验通过观察TMN对SHR胸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的ATⅡ机理.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及对血脂水平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63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其自愿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脂必妥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脂、体重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埋线治疗前后血脂、体重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血脂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体重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降脂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减肥差异显著(P<0.01).结论:穴位埋线组降脂作用与降脂药物组比较作用相似,脂必妥组对体重无影响.对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选用穴位埋线治疗既可改善血浆脂质代谢紊乱,又能减轻体重,可作为防治肥胖型高脂血症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组、外用扶他林乳胶剂加TDP照射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0d后疼痛程度、晨僵、肿胀、压痛、日常步行活动能力、疼痛缓解时间进行分级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针灸配合刺血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关节疼痛、晨僵症状、压痛、步行活动能力有好转(P<0.01),但肿胀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关节肿胀、压痛、步行活动能力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具有止痛快、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安全有效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