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丑克 《家庭医药》2014,(4):25-25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的腰部有一条隐形的、“腰带”叫带脉,它能“总束诸脉”,像绳子一样约束着上下走行的其他经络,从而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因此,腰部强健,有助于健运腰腹和下肢。此外,中医常说“腰为肾之府”、。命意源头在腰隙”,腰不好会直接影响肾的健康,出现腰膝酸软、精力不济、疲乏健忘等肾虚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过性髌骨外侧脱位(TLPD)患者的 MRI 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 TLPD 患者的临床 MRI 资料,对有无骨或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关节积液、髌骨半脱位和外倾、解剖异常等进行判断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X 线片及关节镜图像分析,总结该类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初次就诊时被误诊、漏诊有26例(46.4%)。MRI 显示56例(100%)患者均存在“对吻征”所致不同程度的骨软骨损伤,其中股骨外髁外侧前缘有10例(17.9%)软骨骨折,骨软骨骨折6例(10.8%);髌骨下极内侧缘有16例(28.6%)软骨骨折,10例(17.9%)骨软骨骨折。关节内游离体20例(35.7%);50例(89.3%)有不同程度的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和关节积液;髌骨半脱位和外倾36例(64.3%);56例患者中存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者 16例(28.6%),高位髌骨者14例(25.0%),TT-TG>20 mm 者6例(10.7%)。【结论】TLPD 患者误诊、漏诊率较高,MRI 能准确地显示各解剖结构的损伤及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应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和核心结合因子&agr;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agr;1)表达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摘眼球取血,两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2周后再次摘眼球取血,并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模型,牵引14 d后处死动物,收集血液及左胫骨,无菌分离双侧股骨。X线摄片比较两组胫骨牵引间隙内骨痂的形成情况。组织学观察牵引骨痂内微骨柱(MCF)与初始基质前沿(PMF)及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的形成情况,并计算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RT-PCR法检测两组动物股骨骨髓腔内PPARγ和Cbf&agr;1 mRNA的表达。结果:8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空腹血糖鹊核厮轿廾飨圆钜?P>0.05)。10周后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甯视腿ソ隙哉兆槊飨陨?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大鼠X线摄片显示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MCF排列紊乱,PMF浅染;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RT-PCR法检测显示双侧股骨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上调(P<0.05), 而Cbf&agr;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对照组则相反。2型糖尿病对早期骨折愈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可能与2型糖尿病条件下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增加而Cbf&agr;1 mRNA的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年轻且运动水平较高的患者易出现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修复损伤韧带以及肌肉肌腱转位加强等传统重建方法会遗留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松弛的情况。目的:探讨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47例采取修复重建方法治疗,在解剖修复内侧副韧带基础上游离移植自体半腱肌腱、骨-髌韧带-骨、腘绳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果与结论:最终3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个月。37例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最终随访评分、外翻应力位X射线片内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宽的距离均较重建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按临床疗效评分为重建后优12例,良18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81%。结果证实,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效果良好,骨-髌韧带-骨及腘绳肌腱均是可供选择的移植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自2008-01-2010-01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24例。根据AO分型:A型10例,B型8例,C型6例。术后随访6~30个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结果优16例,良7例,差1例。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1.5周)。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微创操作,应用塑形良好的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操作相对容易,内固定钢板符合胫骨远端解剖特点,内固定牢固,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anatomicaldynamichiplockplate,ADHLP)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34例ADHLP和30倒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ADHCP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HS组(P〈0.05),术后功能恢复显著优于DH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DH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较DHS侵袭性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中移植物全部采用自体游离半腱肌肌腱,髌骨侧采用改良双骨道法,移植物经皮微创穿过髌骨双骨道,关节镜下动态调节张力后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于股骨骨道。随访内容包括主观感受、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再脱位率、CT评价骨道位置及髌骨倾斜角,采用Lysholm和Kujal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有1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60(平均36)个月。患者对治疗均满意,无再脱位,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2例患者膝过度活动后有酸痛不适,2例患者膝屈曲较健侧减少10°。CT显示重建韧带骨道位置良好,髌骨倾斜角术前为20.52°±1.48°,术后为13.52°±1.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8,P<0.05)。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5.20±4.51,术后为93.80±3.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8,P<0.05),Lysholm评分术前为56.68±5.52,术后为93.08±4.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2,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骨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Herbert钉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采用Herbert钉固定治疗8例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患者。按Dubberley分型,Ⅱ型3例,Ⅲ型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情况。术后3个月测量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对肘关节功能进行Broberg-Morrey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疼痛症状好转消失,无感染情况,骨折对位良好,稳定,内固定无松动,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3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平均87.5°,Broberg-Morrey评分平均89,均为优良。结论 :使用Herbert钉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既能够对骨折块进行加压,又不会影响肘关节的运动轨迹,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丑克 《中外医疗》2010,29(14):74-74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4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结论早期重建钛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α1)表达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摘眼球取血,两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2周后再次摘眼球取血,并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模型,牵引14 d后处死动物,收集血液及左胫骨,无菌分离双侧股骨.X线摄片比较两组胫骨牵引间隙内骨痂的形成情况.组织学观察牵引骨痂内微骨柱(MCF)与初始基质前沿(PMF)及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的形成情况,并计算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RT-PCR法检测两组动物股骨骨髓腔内PPARγ和Cbfα1 mRNA的表达.结果:8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10周后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大鼠X线摄片显示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MCF排列紊乱,PMF浅染;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RT-PCR法检测显示双侧股骨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上调(P<0.05), 而Cbfα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对照组则相反.2型糖尿病对早期骨折愈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可能与2型糖尿病条件下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增加而Cbfα1 mRNA的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