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 布。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LAA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9例和健康对照者104例为 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卒中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样本,统计并分析基因型和 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分别比较 2 组不同等位基因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2组均以ε3/ε3基因型频率最多。对照组ε3/ε3基因频率高于卒中 组(P<0.05),卒中组ε3/ε4 和ε4/ε4 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组ε4 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 0.05),ε3 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性别对于 ApoE 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ε4型TC、TG、LDL水平均高于ε2型和ε3型(P<0.05或P<0.01);卒中组ε4型TC水平显著高于ε 2型和ε3型,LDL水平显著高于ε2型(均P<0.01)。结论:武汉地区LAA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poE的基因 多态性分布与性别无关但影响血脂水平,ε4可能为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因子和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CT和MRI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后4.5 d内行CT和MRI检查,两者间隔在2 h以内。结果 CT对颅骨骨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但CT在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尤其对脑深部组织的小损伤灶的检出率。结论 将MRI检查应用到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可弥补CT的不足,提高确诊率,且对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万自成  汪跃 《当代医学》2016,(31):64-65
目的:对比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穿刺组与开颅组,各40例,穿刺组患者给予锥颅穿刺术治疗,开颅组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2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穿刺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锥颅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清除较为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优势,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徐国平  陈坤山  万自成  祝裴 《当代医学》2021,27(29):137-138
目的 探讨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改善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76例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8例.研究组给予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肿量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术后3、7 d,两组患者血肿量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ADL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