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疗效。方法从1995年~2003年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6例,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均随访1年,术后按Dienst评分,优良率为83.3%。结论外固定架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腕关节,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行为检查是评估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的金标准,但受到神经系统缺陷等方面的影响,大约40%有觉醒和意识波动的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患者被误诊为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VS/UWS)~([1])。基于多模态的神经电生理和脑成像检查是近些年DOC领域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对DOC患者的评估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2])。本文拟对已有的评估检查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寻找有前景的技术,积极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钠对离体大鼠心脏的药理性预适应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诱导药理性预适应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分5组:正常组(Control组,富氧液灌注100min);缺氧/复氧损伤组(I/R组,稳定灌流30min,缺血停灌40min后复灌30min);缺血预适应组(IP组,行3次停灌5min、复灌5min刺激后,停灌40min、复灌30min);SF组(用含有1.69mmol.L-1SF的灌流液灌流15min后改用正常灌流液灌流15min,后行停灌40min、复灌30min);格列本脲组(Gli组,用格列本脲30μmol.L-1和SF1.69mmol.L-1合用灌流心脏15min后改用正常灌流液灌流15min,后行停灌40min、复灌30min)。结果与I/R组相比1.69mmol.L-1SF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心肌组织钙超载、保护心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30μmol.L-1格列本脲与SF合并使用后,上述心肌保护作用则部分取消。结论SF预处理能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抗钙超负荷,其作用机制至少部分与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胡晓军  万力  林元珠 《右江医学》2005,33(3):287-28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恶性肿瘤诊疗技术不断进步,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同时深部真菌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多。感染一旦发生,则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诊治不易,其临床重要性日益明显[1]。目前,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白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其它念珠菌、毛霉菌、曲霉菌等[2~4]。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55例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主要来源于2001年12月~2004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的住院患者及皮肤科、内窥镜室、内外科的门诊患者,部分病例来源于永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  相似文献   
5.
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经复苏治疗后由Swan Ganz导管取血测氧供 (DO2 )、氧耗 (VO2 )及动脉血乳酸值 ,为初次测量 ,拔Swan Ganz导管前的最后 1次测量为末次测量。结果连续收治的 45例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中 ,2 2例存活 ,2 3例死亡。用初次DO2 ≥ 6 0 0ml·m- 2 ·min- 1 评价患者预后 ,其敏感性为 86 % ,特异性 6 2 % ;存活组与死亡组初次及末次VO2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存活组动脉血乳酸值逐步降低到正常 ,死亡组则持续升高。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存在“缺陷性氧耗”现象 ;血乳酸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预后 ;初次DO2 高者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文就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因急性肠梗阻收治入院的120例进行分析,探求其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体大隐静脉是冠脉搭桥术中最常用的材料,但其远期通畅率令人失望。许多基础研究正在尝试防止其再狭窄的发生。从十多年前最初的实验开始至今,基因治疗在该领域已取得显著的进步。现对基因治疗静脉桥再狭窄现状及将来可能应用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融合成像对阿尔茨海默病多奈哌齐认知反应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本院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12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反应将全部患者分为反应良好组(n=62)和反应不佳组(n=63);比较2组不同认知反应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及SPECT成像表现。结果 2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2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反应良好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低于反应不佳组(P<0.05);SPECT成像显示,反应良好组患者灌注相对增加区域为左侧顶上小叶、右顶上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右额上回,灌注减少区域为右眶内侧回及右胼胝体下回;反应不佳组患者灌注相对增加区...  相似文献   
9.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引起一过性哮喘1例万力,高顺强,林元珠附属四院皮肤科(050011)关键词普鲁卡因;静脉注射;哮喘患者,男性,48岁。因全身皮肤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5个月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双侧小腿起红色丘疹,粟粒大小,伴瘙痒,未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胺碘酮对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20例。胺碘酮组术前3d开始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术后当天通过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600mg胺碘酮,能进食后改为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00mg口服,2次/d;再1周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一直维持。安慰剂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和方法同胺碘酮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房颤转复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5%vs30%,P〈0.05)。随访6个月,胺碘酮组维持窦性心律明显优于安慰剂组(70%vs0,P〈0.05),而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1.8±1.7)d vs(2.8±1.5)d,(11.3±2,4)d vs(13.4±3.2)d,P均〈0.05]。结论胺碘酮可以有效地将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房颤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缩短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在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