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下咽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增强CT影像资料无缺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的临床价值。结果 86例下咽癌患者中,54例病灶位于梨状涡,表现为环形黏膜下浸润形态,其中29例侵犯至杓会厌皱襞及喉腔,19例侵犯至喉旁间隙,6例舌根部及口咽部受侵;32例位于咽后壁,27例肿瘤外突生长,5例浸润性生长,14例肿瘤沿咽后壁向上浸润,18例向下浸润。71例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团结块,15例咽壁广泛增厚,常规CT平扫66例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表达,且边界清晰;70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时可见环形强化,9例病灶较大患者可见颈部弥漫性低密度影。与病理结果对照,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的灵敏度为64.28%、特异度为89.65%、准确率为81.39%、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83.87%,kappa值0.560。结论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具一定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颈肩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部瘢痕患者32例,采用大容量扩张器常规扩张颈肩部皮瓣,6-8周后转移颈肩部皮瓣,完成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治疗.移植皮瓣面积为5 cm×11 cm-12 cm×21 cm.结果:扩张器置入后充盈良好,无外露、渗漏,局部血肿、感染各2例,予局部冲洗及抗感染治疗后正常扩张;扩张皮瓣无破溃、血运不良.瘢痕均为一次性彻底切除,30例术后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予换药、抗感染治疗后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皮瓣完好成活,无局部血运障碍,局部形态良好,颈部活动自如,术区外观满意.结论:扩张后颈肩皮瓣质地好、色泽与待修复区相近、皮瓣面积大、血运丰富,同时供区较易闭合且后期瘢痕不易暴露,在颈部瘢痕挛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吻合血管的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喉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下咽癌患者16例,所有患者行下咽癌联合根治术加吻合血管的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缺损,随访观察并分析手术疗效和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块组织皮瓣完全存活,1例部分坏死。13例受区伤口Ⅰ期愈合、3例出现局部并发症延期愈合,15例供区创面Ⅰ期愈合、1例因伤口裂开延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外观基本恢复正常,15例吞咽和发音功能均良好,可进行清楚语言交流,1例患者经2个月进食锻炼后回复吞咽功能。10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死于肿瘤局部复发,4例患者死于咽淋巴环转移。结论吻合血管的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是一种有效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的方法,重建后的发音、吞咽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规律(附114例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郑州,450003)叶真齐金星金国萍魏林我院于1984~1987年共收治甲状腺癌病人1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49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43%(49/114);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喉癌死亡水平.方法?从中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数据库中抽取喉癌死亡记录,与相应年份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和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结果?中国喉癌死亡率为0.87/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0.64%,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为0.58/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1.32/10万,女性死亡率为0.40/10万.城市与农村居民喉癌的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1.00/10万和0.80/10万,中国东、中及西部地区的中国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0.80/10万、1.11/10万和0.66/10万.喉癌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喉癌死亡率比第二次死因调查时上升了2.35%,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下降了22.67%.结论?中国居民的喉癌死亡率处于中上等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喉癌死亡率高于女性,不同地区间的死亡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颈段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综合分析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和头颈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2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997年以前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27例);1997年后,除5例早期癌患者外,50例常规采用半量放疗后再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非开胸食管切除73例.开胸食管切除9例;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14例;联合脏器切除12例。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保喉率分别为81.3%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气管和(或)支气管撕裂及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术后病理证实上切缘阳性5例,均为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14例(17.1%)。全组5年总生存率43%:其中综合治疗组50.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33.9%(Χ^2=7.17;P=0.007);开胸食管切除者、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者和联合脏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45.8%和33.3%。结论颈段食管癌患者半量放疗后再手术.可明显减少肿瘤上切缘阳性的发生率,提高保喉率和5年生存率。手术方式以非开胸游离食管为首选,联合脏器切除或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应非常谨慎。  相似文献   
7.
正女,49岁。2018年3月16日因间断头痛5年就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右额叶占位,水肿明显,考虑为转移瘤(图1)。2018年3月18日出现昏迷,急诊行右额叶肿物切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额叶转移性乳头状癌,免疫组化检查支持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免疫组化:CK19(+),CD56(-),TG(+),TTF-1(+),34BE12(-),CK(+),GFAP(-),S-100(-),SyN(-),Ki-67约8%(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其颈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行颈淋巴结清除术的117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患者中,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术139侧,其中137侧有淋巴结转移,包括Ⅱ区淋巴结内癌转移112侧、Ⅲ区68侧、Ⅳ区24侧、Ⅵ区3侧、Ⅴ区1侧、Ⅰ区1侧,另2侧未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内癌生长情况分别为Ⅰ期17例、Ⅱ期29例、Ⅲ期34例、Ⅳ期37例.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尤多见Ⅱ、Ⅲ区,淋巴结转移癌以Ⅲ、Ⅳ期多见.术中应以清除Ⅱ、Ⅲ、Ⅳ区颈淋巴结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科1993-12~2001-12对26例各型喉癌及5例下咽癌行喉部分切除,应用胸舌骨肌骨瓣修复缺损重建喉功能,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3~1992年共收治腮腺癌患者95例。年龄9~72岁,病程7月~32年。主要病理类型为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腺癌、腺泡细胞癌、乳头状囊腺癌、鳞癌。本组病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对33例患者追加术后放疗。原发性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81.40%、60.00%、复发性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72.00%、50.00%。我们认为肿瘤类型、临床分期、首次手术成功率是影响腮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