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在涉及磨牙拔除和保留的正畸病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7例涉及磨牙拔除和保留病例中应用微型自攻种植钉以增强后牙或前牙的支抗。结果:7例矫治病例所应用的种植体均显示明显的支抗效果。结论:微型自攻种植钉在矫治严重和复杂的错殆畸形病例中是有效增强支抗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4矫治器配合下后牙(验)面树脂垫早期阻断矫治乳前牙反(袷)的临床效果.方法 乳牙期前牙反(胎)患者46例,平均年龄(4.2±0.6)岁,采用2×4矫治器配合下后牙(给)面树脂垫高咬合进行早期阻断矫治.配对t检验比较头颅定位侧位片的牙、颌、面测量值在矫治前后的差异.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乳前牙反(胎)解除.与矫治前相比,上中切牙角(UA-SN)增加11.57° (P <0.001),上牙弓长度(is-ms)增加2.26 mm(P<0.01);下中切牙角(LA-MP)减小4.38°(P<0.01),下牙弓长度(ii-mi)减少1.04 mm(P <0.01).ANB增大1.44°.结论 2×4矫治器配合下后牙(拾)面树脂垫是早期阻断矫治乳前牙反(殆)的有效方法,患儿易于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在不同年龄修复腭裂对术后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年龄在10岁以上,腭裂术后2年以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根据接受腭裂手术的年龄分为3组,A组:0~3.00岁手术组(n=37)、B组:3.01~6.00岁手术组(n=36)和C组:6.01岁以上手术组(n=29).随访时进行录音检查,对其语音清晰度进行判定,并对不同手术年龄组间语音清晰度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3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均值分别为91.7%、81.4%、和73.3%,统计学检验显示,术后语音清晰度在3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进行腭裂修复术,其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恢复不同.手术年龄越小,语音清晰度的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引起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门诊口腔科诊疗环境(空气)消毒前后进行监测.将口腔诊室空气消毒前的监测作为对照组;将口腔诊室空气消毒后的监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空气监测的合格率.结果采取有效管理前门诊诊室空气合格率为23.8%,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后,门诊诊室空气合格率为100%.结论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可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有效控制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种消毒方法对口腔正畸印模的消毒效果。方法抽取200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门诊正畸患者的印模(上下颌共96个样本)分2组消毒处理后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组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加温至80℃)消毒处理;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的48个样本细菌培养全部合格,无细菌生长,合格率为100%;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的48个样本,有8个检测不合格,有细菌生长,合格率为83.33%。结论印模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有利于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偏的成因,探讨拔除磨牙矫治偏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设计拔除磨牙矫治的6例骨性偏病例,男2例,女4例,年龄15~24岁,口腔检查存在明显的颜面不对称,功能性偏的特征不明显。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结束后均建立磨牙中性关系和前牙正常覆覆盖关系。颜面不对称改善明显。结论:拔除磨牙对偏的矫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拔除下颌磨牙矫治及矫治后4年牙、[牙合]、面形态的变化。方法: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12.1~16.9岁,平均14.2±1.6岁。均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掩饰性治疗,并在矫治结束后追踪观察2.8—7.5年,平均4.3±2.2年。治疗前(TD)、治疗后(t1)及追踪期末(T2)头颅侧位片以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上下颌前牙覆盖增加5.37mm(P〈0.001),i—i/Olp减少4.67mm(P〈0.001),ii/Olp—Pg/Olp减少3.15mm(P〈0.01);LL/Olp减少2.18mm(P〈0.01),UL/Olp—LL/OIp减少2.47mm/1(P〈0.001)。在追踪期内前牙覆盖减少1.73mm(P〈0.001),ii/Olp增加2.85mm(P〈O.01);A/Olp增加1.07mm(P〈0.05),Pg/Olp增加1.97mm(P〈0.05)。将追踪期末的数据与治疗期间比较,虽有复发但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显著改善。结论:恒牙期骨性Ⅲ类错胎畸形患者在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矫治后下颌切牙的内收使前牙反覆盖得以纠正。在追踪期内随着内收切牙的复发及下颌矢状向生长,前牙覆盖显著减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增加。在软组织方面,下唇凸点在治疗期间的后退导致上下唇凸点间的距离显著减小,从而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在追踪期末患者仍然维持良好的软组织侧貌。在治疗期及追踪期内患者前下面高增加并在观察期末出现下颌平面角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拔除第三磨牙矫治各类错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错畸形病例33例,设计主动拔除第三磨牙矫治错,其中男10例,女23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分别采用三种支抗控制。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尖牙和磨牙的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通过主动拔除第三磨牙矫治错畸形可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并可保全28个牙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第三磨牙的发生和发育情况.方法:对870名8~18岁青少年全牙列曲面断层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三磨牙牙胚发生率趋于稳定的时间下颌早于上颌约1年;男14岁,女13岁起第三磨牙的发生率趋于稳定;上颌第三磨牙缺失率约为17%,下颌约为12%;个体缺失4个、3个、2个和1个第三磨牙的比例分别是5.06%、3.86%、8.92%和10.84%;上颌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的牙冠近远中宽度比主要集中在0.9 0.1,而下颌集中在1.0 0.1的范围内;第三磨牙的发育阶段个体年龄差异较大.结论:对第三磨牙的发生、发育及牙冠大小的评估对于口腔各专业学科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腭裂手术年龄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年龄在10岁以上,腭裂术后2年以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根据接受腭裂手术的年龄分为3组。1组:0~3.00岁手术组(n=37)、2组:3.01~6.00岁手术组(n=35),3组:6.01岁以上手术组(n=29)。随访时行头影测量,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手术年龄组间上颌骨生长发育各测量指标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NA、SNB、ANB、ANS-Ptm、N-ANS’/N-Me等测量指标的校正值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有Ba-A的校正值在A组和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SNA、ANB、Ba-A三指标的均值随手术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结论:上颌骨前后向生长发育随手术年龄的增大而受抑制的程度有减小的趋势,腭裂手术不但会阻碍上颌骨位置的前移,而且会抑制上颌骨长度的生长,但对上颌骨高度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