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人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发病的年龄构成上已有年青化趋势。在青年中风中缺血性中风已有不少报告.而出血性中风中青年人脑出血则报告甚少.发病原因也讨论不多.本文旨在对青年人脑出血的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因、病灶部位及预后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3.
除云风 《长寿》2003,(7):8-8
痔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我国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据我国一些地区普查发现,痔的发病率为46.2%~59.9%;50岁及以上者,高达7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痔。那么,是哪些因素使人如此容易患痔呢?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12例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主要应用球囊导管,对较为复杂的病例还使用了游离弹簧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等栓塞材料,6例患者采用了静脉入路。结果 本组105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通畅,7例闭塞载瘤动脉,10例复发(8.9%)。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首选方法,应力争解剖治愈。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球囊、游离弹簧圈及GDC等栓塞。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栓塞治疗椎基底动脉瘤(附245例报告)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目的 本文总结245例椎基底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1986年7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245例椎基底动脉瘤,其中224例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单侧椎动脉球囊闭塞术(5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07例),球囊再塑形技术加弹簧圈栓塞术(34例),支架加弹簧圈术(24例),单纯支架术(4例),可脱性球囊栓塞术(4例),21例中2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放弃治疗,另外1例血管造影时出现脑梗塞,放弃治疗,其余18例因各种原因未治。结果 本组病例无一例死亡。有1例支架加弹簧圈栓塞术病例术后3小时出现脑干缺血症状经45天药物治疗症状消失,224例病人中有145例进行4个月至8年的复查或随访,宽颈动脉瘤有11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又有增大,其中有1例出现蛛网膜下出血,这11例中有5例又再次弹簧圈栓塞,另外6例因经济困难尚未继续栓塞治疗。结论 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绝大多数椎基底动脉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过去被视为“不治之症”的某些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方法 实验组含轻偏瘫病人25名(男14,女11),平均年龄73岁(61~89岁)。对照组含年龄匹配的健康自愿者26名。两组入选的标准是意识、听力正常和非瘫侧上肢无运动障碍,偏瘫侧上肢有随意屈肘的能力。偏瘫上肢:左侧13人,右侧12人。病因:颈内动脉血栓栓塞24人,脑外伤1人。受损至研究开始时间平均2.5个月,用Barthel指数测定了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平均得87分,上肢Fugl—Meyer法评定上肢功能平均为56.36分。  相似文献   
7.
《金匮》泻心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青海西宁市八一路80765部队120分队(810007)韩陈香除志清康淑萍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虽略知一二,但并不完全明了,对其治疗也无特别满意的方法。笔者近年用《金匮》泻心汤试治30例,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原始三叉动脉供血的海绵窦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70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胀痛,睑结膜水肿,颅内杂音,在外院DSA示海绵窦瘘,未行特殊处理,患者左眼视力继续下降,于2004年10月9日入院。检查:左眼红肿、球结膜及睑结膜高度水肿并外翻,视力0.3伴复视,左眼球向外侧活动较差,眼底见视网膜及神经乳头水肿,颅内杂音。诊断:左颈动脉海绵安瘘。DSA检查为原始三叉动脉供血的海绵窦瘘,原始三叉动脉单支动脉供血,血流方向为基底动脉流向颈内动脉,引流静脉为眼上静脉,增粗明显,未见明显岩下蜜引流,同时见左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由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代偿供血。  相似文献   
9.
40例仅有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的帕金森病确诊患者作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发现47.5%异常。主要表现为N_3或P_3等的波潜伏期轻度延长,少数表现为N_1或P_1波幅降低或波分化不良。与同时所作之脑电图结果比较,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单体T4体外给药对IL—2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1是中草药雷公藤的一类粗提物,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效果显著。T4是进一步从T1中提取出的单体成分,以正常人外周血清单相核细胞(PBMC)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T1(0.098~3.13U/ml)和T4(0.039~5ng/ml)对于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4对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结果还显示,在药物作用下,IL-2对IL-2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